430春燕生子(3 / 4)
说着,赵同知已到了门外。
这位年近五旬的老臣依旧穿着洗得发白的官服,步伐稳健,只是鬓角的白发比上次见面又多了些。
“陈大人。”赵同知拱手一礼,神色平静,显然已经知道了调令之事。
陈知礼连忙起身还礼:“赵大人请坐。想必您已经...”
“嗯。”赵同知点点头,抚须道,“苏州离余杭不过十几日路程,却已是下官故乡。家严年近七旬,能回去一边当官一边尽孝,实乃幸事。”
话虽如此,陈知礼还是从他眼中看出一丝不舍。
赵大人在余杭任职六年,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若非太过固执,本可成为很好的搭档。
“赵大人治理余杭多年,百姓感恩戴德。”陈知礼真诚地说,“交接之事不必着急,可慢慢来。”
赵同知露出一丝笑意:“陈大人体恤。其实各项事务早已整理妥当,随时都可以交接。”
三人商定了交接流程,赵同知便告辞去准备文书。
等他走远,方严知才长舒一口气:“赵大人为人倒是十分豁达。”
“他是真君子。”陈知礼望着赵同知远去的背影,“只是理念不同罢了。”
当日午后,衙门上下都知道了赵同知即将离任的消息。不少书吏差役偷偷抹泪,赵大人虽严厉,但处事公正,从不克扣下属薪俸。
几个老吏更是备了薄礼,悄悄送到赵同知值房。
小年前一日,按惯例衙门挂印封衙。
陈知礼带着全体僚属在衙门前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当那方“余杭府正堂”的大印被红绸包裹起来时,赵同知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怅然。
“赵大人,”陈知礼上前一步,递上一个锦盒,“这是本官一点心意,聊表对大人这些年勤政爱民的敬意。”
赵同知打开一看,是方上好的端砚,石质细腻,雕刻精美。
他摩挲着砚台,轻叹道:“陈大人有心了。其实...”他顿了顿,“下官知道,一些事上下官可能过于执拗了,带您为难了,对不住!”
陈知礼连忙摆手:“赵大人言重了。为官之道,正需要不同声音。”
“新任同知穆大人,与陈大人是旧识吧?”赵同知突然问道。
陈知礼心头一跳,坦然点头:“确是故交。”
“好啊。”赵同知竟笑了起来,“年轻人有朝气,余杭在你们的治理下会更好的。”
挂印仪式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