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方严知愿意同往(2 / 3)
nbsp;在矿场,在回京途中,若无陈大人运筹帷幄,方某早已是枯骨一堆。”
方严知站起身,对着陈知礼郑重抱拳,“陈大人既看得起方某,愿引为臂膀,更愿为方某谋此退路,方某岂有推辞之理?江南余杭,刀山火海,方某愿随陈大人同往!”
他没有豪言壮语,但这句“刀山火海,同往”,却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分量。
这是经历过生死考验后的信任,也是对远离旋涡、寻求安稳的共同渴望。
陈知礼眼中爆发出明亮的光彩,他亦起身,用力握住方严知的手:“好!有方兄相助,知礼如虎添翼!江南之行,你我兄弟同心,定能开辟一片新天地!”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书房内的气氛,因这个共同的决定而变得明朗而充满希望。
“事不宜迟,”陈知礼松开手,正色道,“方兄回去后,可立即着手准备一份奏疏,言辞恳切,言明伤势虽愈,但恐有隐疾,难当京城重任,感念陛下隆恩,愿请外放江南,为陛下牧守一方,戴罪立功。
着重强调‘远离京城,安心养伤,效力地方’之意。
我会寻机在陛下面前,为你陈情。”
方严知心领神会:“明白。我这就回去准备。”
他深知,这份奏疏的措辞至关重要,既要体现“识趣”和“忠心”,又要给皇帝一个顺水推舟的理由。
送走方严知,陈知礼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心中大定。
江南的棋盘上,最重要的一个位置,已经落子。
前路虽远,但并肩同行之人,已然在侧。
现在就是跟家人商量了。
话说方严知离开佳宜庄后,没有丝毫耽搁,快马加鞭返回京城府邸。
他心里很清楚,时间非常紧迫,机会稍纵即逝。
如果不能在皇帝对陈知礼外放余杭的任命还保有新鲜感,并且对自己的去向还没有做出明确安排之前,主动呈上这份奏疏,那么一切就都太晚了。
在书房里,灯火通明,一片安静。
方严知独自坐在书桌前,手持毛笔,字斟句酌地书写着奏疏。
他深知这份奏疏的重要性,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在奏疏中,他首先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感谢皇帝的浩荡皇恩,让他能够在太医院的精心治疗下,从重伤中逐渐恢复过来。
接着,他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