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牢里住不下了(2 / 3)

加入书签

bsp;   虽然齐王伏诛,其党羽被大量清洗,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些隐藏在暗处、侥幸逃脱或未被波及的余孽,岂会甘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更关键的是……

    陈知礼的目光变得复杂。

    齐王和二皇子,终究是皇帝的至亲手足!

    皇帝此刻雷霆震怒,自然要斩草除根以儆效尤。

    但人心易变。待风波平息,夜深人静之时,皇帝是否会想起那个被自己赐死的亲弟弟?是否会想起那个同样野心勃勃、最终被圈禁的二皇子?

    当他看到依旧活跃在京城、甚至因此案权势更盛的自己——

    心中是否会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膈应或忌惮?

    前世皇帝是十年后将皇位传给太子的,虽然二皇子也是一样的结局,但齐王却避过了死局…

    而且前世自己一开始是在翰林院上职,做这些事的却是刘大人。

    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有福气的,皇帝和太子都是明辨是非的君王。

    但自己这两年不知不觉就连破大案,风头过盛,这不是好事。

    更何况,他这功劳,是踏着皇帝亲兄弟的尸骨得来的!

    皇帝现在感激他,倚重他,但这份感激和倚重能持续多久?

    与其在京城这权力旋涡的中心,时刻提防暗箭,承受可能来自最高处的微妙压力,不如……急流勇退。

    用这份泼天的功劳,换一个外放江南富庶之地的实缺,品级或许不如京官显赫,但胜在安稳、自在。

    他有前世的记忆,破案缉凶几乎是本能,在地方上积累政绩并非难事。

    更重要的是,可以远离京城的是非之地,兑现对盼儿的承诺,陪她看江南烟雨,侍奉日渐年迈的祖父,陪陪双方的父母,安稳地将孩子养大,过几年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等到齐王案的阴影彻底消散,等到新君继位,或者等皇帝彻底释怀,再考虑是否回京,亦为时不晚。

    “避其锋芒,韬光养晦……”陈知礼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并非退缩,而是以退为进的生存之道,是为了更长远的守护。

    御书房。

    皇帝赵珩同样没有安寝。

    龙案上堆着大理寺和都察院呈上的最新审讯进展,以及一份长长的涉案人员名录。

    看着上面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