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又是一起惊天大案(2 / 3)

加入书签

;   死者身上的贵重玉佩、金饰确实不见了,但手法过于粗糙,像是故意布置。

    死者随身携带的一个不起眼的、内藏机关的信匣却完好无损地遗落在角落,若非陈知礼仔细勘查,几乎被忽略。

    这信匣里的密信,指向了一桩涉及京畿卫戍兵械倒卖的勾当,赵瑞似乎掌握了关键证据。

    死者胸口的刀伤是致命伤,干净利落,一击毙命,像是专业杀手所为。

    但现场搏斗痕迹却显得凌乱刻意,甚至有伪造的拖拽痕迹。

    死者指甲缝里残留的织物纤维,经比对,与现场任何物品都不符,却与兵部某位官员常穿的一种昂贵苏锦暗纹极其相似。

    据报案的小厮称,他是清晨发现主人遇害的。

    但陈知礼通过仵作对尸体僵硬程度和胃内容物的精确分析,结合当晚小雨的天气和死者鞋底沾染的特定泥土,推断出死亡时间应在子时前后,比报案时间早了两个时辰。

    这两个时辰的空白,足够凶手布置现场和清理痕迹。

    陈知礼的目光,锁定了兵部一位实权在握的侍郎——孙苍海。

    此人正是密信中提到的兵械倒卖案的核心人物之一,且案发当晚行踪不明,其心腹管家在案发后曾鬼鬼祟祟地在柳林巷附近出现过。

    更重要的是,孙大人与赵瑞在案发前几日曾有过激烈争执,被下人无意中听见。

    然而,就这样的证据链尚不完整。

    缺少直接指向孙启明或其心腹行凶的铁证,尤其是那把致命的凶器尚未找到。

    陈知礼下令再次彻底搜查案发现场及周边区域,尤其是附近的水井、河流。

    他亲自带人沿着柳林巷后一条通向护城河的污水沟仔细搜寻。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污水沟一处淤泥堆积的拐角,一名眼尖的衙役发现了一小截浸泡得发黑、几乎与淤泥融为一体的麻绳。

    绳子很普通,但打结的方式却非常特殊,是一种极其牢固的“渔夫结”。

    “大人!您看这个!”衙役将绳子呈上。

    陈知礼接过那截湿漉漉、散发着恶臭的绳子,仔细端详着那个独特的绳结。

    前世他在处理一桩沿海走私案时,曾见过这种结法,是常年跑船或在水师服役的人惯用的。

    而孙苍海……他猛然想起卷宗里关于孙苍海早年履历的记载——他曾短暂在东南水师任过职!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