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我为王朝续命数(下)(3 / 4)

加入书签

p; 崔岘已经有所明悟,轻声笑道:“何事?老先生请讲。”

    桓应示意崔岘把自己搀扶起来。

    他靠在床头,忽然没来由嘀咕道:“怪哉,我怎么觉得,自己身体突然好了许多,也没那么冷了,宛如年轻了十岁。”

    说着。

    他竟掀开被子,自行下了床,去斟了一杯热茶,咕嘟嘟喝下。

    而后一抹嘴巴:“舒坦……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确立为国之正统思想。”

    “但,有一个问题,千百年来,始终无法解决解决:什么是儒术?”

    “围绕着这个问题,儒家内部纷争不断,分为三大主要派系,分别是:古文经学派、今文经学派、功利儒学派。”

    “除此之外,还有性礼派、史学派、名教理智派、民间教化派、世家大族等等,不一而论。”

    “甚至还有百家诸子残余贼心不死。”

    “诸多学派之间,为经学诠释权打的不可开交,各种思想纷争不断。四书五经解读混乱,理论矛盾无法自洽。”

    “很多读书人自己都无法阐述儒家实践逻辑,更遑论普通百姓呢?”

    “反倒是释家、道家因理念通俗易懂,在民间逐步扩大话语权。”

    “先帝信佛,曾在大梁境内兴建数百寺庙。”

    “当今信道,痴迷炼丹,不理朝政一心只想求长生,听说还有意将道教封作国教。”

    “各大学派、经学世家,忙着争夺政治话语权。”

    “整个王朝从上到下,纷争不断。上位垄断学识知识……下位,只能等待被剥盘。”

    “长此以往,这个国家从根源处,便开始腐朽!”

    “尤其是近十年来,朝堂党争愈演愈烈,税收越来越高,国库却越来越亏空。南倭北虏频频来犯,天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无田可种。”

    “当百姓手中的锄头,不再用于劳作……”

    说到这里,桓应先生及时收声。

    他此刻状态好的有点诡异,说话也铿锵有力了许多:“大梁,和老夫一样,病了。”

    “老夫本以为,大梁和老夫一样,只能等待死亡。”

    “直到老夫看到了你,崔岘。”

    “你写的半部《诗集传》,你对《毛诗序》《尚书》的质疑,你对‘心’和‘理’的全新解读,你堪称旷世无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