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格物致知:由白糖开始的轻工业革新(下)(3 / 7)

加入书签

sp;   “我想想,还需要棕榈叶……这玩意儿开封也没有,那就换成芦苇!”

    “但是芦苇缝隙太大,所以需要再弄一批稻壳灰。”

    “哦对了,还需要一批竹筐,要选三年的毛生竹。竹筐的孔隙……约莫绿豆大小!”

    “以及,去酒坊买几个锥形漏斗!”

    这些要求看似繁琐。

    但其实都不算难。

    在老崔氏的带领下,一家子很快开始行动起来。

    不出一个多时辰,所有的东西都准备齐全。

    崔家小院里,所有人都神情期待、振奋的看着岘哥儿。

    崔岘看向那被架起来,底部堆放柴火的大陶缸,笑道:“爹,大伯。先加十担井水,而后把黑砂糖倒进去,开始搅拌。”

    “接着生火,直到水温……额,触摸起来微微烫手。把铜钱丢进缸里,沉底后缓缓浮起,就说明合格了!”

    其实水温是六十度刚好合适,但现在没有仪器,只能用手触摸。

    浓度也需要计算,不过可以用铜钱来测。

    崔伯山、崔仲渊兄弟很快就倒了十担水进大缸。

    只是,把黑砂糖往里面倒的时候,一家子人心脏都在哆嗦。

    那可是八十两银子啊!

    虽然相信岘哥儿,可……这看起来跟打水漂似乎也没什么区别了!

    最后还是老崔氏一咬牙:“往里倒吧!”

    区区八十两银子,搏一搏又如何!

    一千斤黑砂糖很快被倒进去。

    崔钰负责搅拌。

    很快,温度够了,浓度也够了。

    接下来就是第二步:过滤。

    林氏、陈氏妯娌齐齐上阵,将热糖液趁热倾倒入滤架——上层是松江标布、下层是葛布。

    而在滤架下方,是稍小一些的陶缸。

    这一步,是过滤掉杂质。

    接下来,仍旧是过滤杂质,但这一步更为关键。

    把分离出来的蛋清打至起泡,倒入糖液当中。

    而后,需要静止整整三个时辰。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