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五年之约,崔岘开封第一辩(下)(3 / 5)

加入书签

    至少——

    大家还能有个桌子可以坐下来互喷。

    所以老儒们只是愤怒,没直接点火要烧死崔岘这个‘异端’。

    至于你问,为什么崔岘一定要跟古文经学派开战呢?

    因为新思想需要‘政治’、‘王权’作为依托啊!

    没有话语权,没有政治地位,没有王权背书,新思想这把火,就如空中楼阁,根本烧不起来。

    干掉‘古文经学派’,才能接管他们手中的政治权柄。

    ‘王权’这一块,崔岘已经披着马甲跟皇帝勾搭上了。

    纵然后续掉马,需要去哄皇帝。可这哄着哄着,一来二去,也能‘眉目传情’,顺势给皇帝传递新思想啊。

    得罪皇帝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在于,你和皇帝没有任何交集。

    而‘政治’这里,就得潜藏住野心,小心去争取。

    只要赢了,将来纵观整个大梁,国子监、翰林院、府学、县学、书院、乃至科举考试题目,都是他崔岘说了算!

    这才是成就‘儒圣’的基石啊!

    但反过来理解就是——

    当崔岘暴露‘新思想’且没有‘成圣’之前,国子监、翰林院、全大梁的府学、县学、书院,都会是他的敌人!

    甚至不仅‘古文经学派’。

    今文经学派、玄理派、功利学派,都会对崔岘进行不惜一切代价的绞杀!

    这也是东莱先生一个文坛领袖,都对徒弟要做的事情战战兢兢的根本原因。

    古往今来,能有几个圣人?

    成圣之路要是跟吃饭喝水一般简单,那早就圣人遍地走了!

    能从万万人的思想风暴中杀出重围,最后登顶至高,名垂千古的圣人,数以千年来,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所以——

    这才哪儿到哪儿呢?

    来吧,战吧!

    辩经台上。

    对于台下老儒们愤怒的谩骂,崔岘充耳不闻。

    在万千目光的注视下。

    他走到左侧站定,施施然开口道:“《关雎》序言‘后妃之德’,合于《仪礼》奏乐规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