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吃点应试教育的苦头吧(2 / 5)

加入书签

一副‘自己淋过雨就要撕烂别人的伞’的表情,理直气壮道:“意思就是,七天后,你突然内急,想要用茅房。”

    “那你就要先写出‘茅房’二字,否则便不能用茅房啦。”

    林氏三人闻言:???

    不是,你怎么想出这么刁钻的办法的?

    三位扫盲组成员顿时觉得天都塌了。

    但不得不说,这个法子很管用。

    扫盲组三人有了急迫感,开始自发在家里,把所有字条都紧急看了一遍。

    然后把‘床’、‘碗筷’、‘茅房’等关键字,作为优先学习对象。

    为了提高效率,她们仨甚至还商议分工合作学习!

    由于任务重,今日扫盲三人组连掉眼泪的时间都没了,吭哧吭哧闷头学。

    生怕七天后丧失‘上床睡觉’、‘用碗筷吃饭’、‘去茅房出恭’的权利。

    崔岘在旁边看的满脸惊叹。

    祖母是个人才啊!

    不仅无师自通,参透了‘贴条疗法’。

    还掌握了‘老板思维’,把‘KPI考核指标’都给整出来了!

    牛哇牛哇。

    这样想着,崔岘朝老崔氏竖起大拇指:“祖母,厉害啊!”

    老崔氏得意扬了扬眉。

    她是高兴了。

    但扫盲组三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看到纸条都哆嗦。

    再晚一些时候。

    东莱先生带着仆从老罗,和县衙七八个差役,抬来了整整十个箱子的……额,考生试卷。

    那是南阳县十年来,所有县试中榜的童生试卷。

    除此之外。

    河南八个府、一个直隶州,共计87个县的,过去十年的县试录取童生考试试卷,都在送来崔家的路上。

    换做别人,肯定是拿不到这么多试卷的。

    但,河南布政使李端,是崔岘的师叔啊!

    因此这事儿并不难办。

    而这只是开始。

    以后还有院试卷、府试卷、乡试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