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文会之天下目光聚南阳(六)(7 / 8)

加入书签

    红扑扑的,白里透红,越发显得俊俏。

    众人看在眼里,当真叹服的很。

    小神童不仅学识过人,而且胆识风采同样不凡,小小年纪,和这么多大佬坐在一起,半点也不怯场!

    更妙的是。

    他那一句‘晚夏犹知急’,还给下方的李端大人,留好了接诗思路。

    因为小神童刚才跟南阳王谈话的时候暗示了:旨在宾主尽欢,互诉情谊。

    果不其然。

    放下杯盏后,李端嘿笑一声,立刻接道:“新秋别有情!”

    晚夏犹知急,新秋别有情!

    夏末的蝉鸣声,依旧非常急促,但初秋的蝉声,却别有一番情意在呢!

    一下子,这个意境就从恼人,到欢快热络起来。

    这一句诗让南阳王格外满意,呲着大牙傻乐。

    由此也能看得出来,联句诗属实难作。

    至少这酒桌上,得有几个能随时控场的高人在,时刻负责把上家泄掉的意境托起来,保证这首诗能成功顺下去。

    比如现在,经过崔岘‘画龙点睛’把控,李端跟上步伐平稳过渡,这首听蝉诗,算是初具雏形了。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往下推呢?

    从恼人,到有情,确实是欢快了,但总觉得,似乎还差点什么意思?

    差的是立意。

    多人合作诗,句句相拼接,想要真的确定好一个明确的立意,还是很难的。

    压力来到李端下方的东莱先生身上。

    但老先生博学多才,自然不会被难倒,笑呵呵道:“危湍和不似!”

    不愧是天生师徒俩。

    他们两人都抱有极强的控场心态,且很有个人风格,善于大胆用动词,不仅要转换立意,还要把诗盘活。

    这一句的意思是:那蝉的鸣叫声,不像是湍急的流水声那般急促。

    看来,东莱先生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对前面那几句,其实是不满意的。

    又是恼人、又是心惊的,也属实不太行。

    还好有崔岘托举了一把。

    于是东莱先生趁势,再次往上托举。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