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下基层锻炼(2 / 3)

加入书签

刘欣忽然想起蔡和來了。蔡和是蔡珏最小的弟弟。襄阳书院的第一届学生。去年出使西域的效果还是让刘欣十分满意的。刘欣也曾经答应过给蔡和安排一个合适的官职。只是最近沒有太多的事情。刘欣也乐得轻闲。整日在家中陪着妻妾儿女。竟然把蔡和的事情给忘记了。

不用说。蔡珏派丫鬟到这里來。一定是想问问自己对蔡和的安排。至于蔡珏前些日子为什么沒有问。而今天派人來问。想必是这几天蔡家有人托过话了吧。

刘欣以为自己已经想到了问題的症结。不由笑了起來。连声吩咐道:“來人。速去请田丰大人过來一下。”

既然要给蔡和安排一个官职。刘欣就准备搞得正式一些。而田丰是吏部尚书。通过他安排的官职才算得上正式。这既是对蔡和的认可。也是对蔡珏的一个交代。

田丰和沮授一样。都是在冀州时就跟随在刘欣身边的老人。他们的才学或许不及郭嘉、程昱等人。但他们的忠诚度却勿庸置疑。也最得刘欣的信任。不过。由于沮授执掌着幻影秘谍。因此他与刘欣接触的机会更多一些。而田丰就很少有机会蒙刘欣单独召见。

听到刘欣派人相请。田丰吃了一惊。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连衣服都來不及换。就穿着家居的常服匆匆跑了过來。

刘欣不由笑道:“元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用着急。來。先坐下喝口茶。”

田丰这才发现自己的异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刘欣对面坐了下來。喝了两口茶。定了定心神。这才问道:“不知主公召属下前來。有何事吩咐。”

刘欣颔首道:“襄阳书院创办已有十年。第一届五十名学生今年便将毕业。不知道对他们的安排。你可有打算。”

襄阳书院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替大汉培养人才。书院的学生除非自己不愿意。否则毕业以后都是要入朝为官的。田丰是吏部尚书。掌管着天下官员的任免。自然早有准备。

听到刘欣问起这件事。田丰想了想。拱手说道:“学生们在书院虽然小有所成。但实践不足。属下以为。当令他们先由小事做起。可将他们分往中县。担任县丞或者缉捕使臣。待一年以后进行考评。方可委以重任。”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此法虽然稳妥。但是你想过沒有。长安城马上就要修建完成了。到时候六部都将迁往长安。六部的机构也将充实完善。需要大量的人手。放着这些书院的学生不用。难道还要去其他地方招揽人才不成。”

大汉过去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乡里举荐制度。而且能够获得举荐的大都是士族子弟。刘欣设立书院之初。就采取了士族学生和寒门学生各一半的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在朝廷官员当中注入新鲜血液。避免士族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防止引起天下士族世家的反弹。这些打算现在还是高度机密。不过。这些机密倒是不需要瞒着沮授、田丰二人的。因此。听了刘欣的话。田丰已经大体明白了刘欣的意思。不由欠身说道:“若是如此。属下以为。可以将这些学生安排进六部各司衙门。”

未來的大汉朝堂。将再也沒有三公九卿的位置。当然了。像杨彪、黄琬这些选择坚定地投靠刘欣的前朝旧臣。他们的官位还是得以保留的。只是沒有实权罢了。换言之。从今往后。三公九卿只剩下议政的资格。沒有执政的权力了。代之而起的朝廷中枢。将是刘欣在襄阳重新设立的内阁和六部。因此。田丰才会对进入六部的人选慎之又慎。六部中的这些官员就相当于过去的三公九卿。让刚刚走出书院的学生担些要职。如果不是刘欣特意点明。田丰还真的不敢拿这个主意。

谁知。刘欣却摆了摆手。说道:“这倒不必。只是正当用人之际。如果让这些学生从县里做起。起点未免太低。要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