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比比耐力(2 / 3)
在还沒到收拾这些草原部落的时机。
很快又有探马來报。董卓在散关前面扎下两座大营。与散关成犄角之势。左边是李傕和北宫伯玉。右边是郭汜和刘豹。皆是深沟高垒。戒备森严。摆出一副要和刘欣长期相持的架势。
听完禀报。刘欣冷哼一声道:“北宫伯玉、刘豹。这两个逆贼还沒有回去。要是这次落在我的手里。一定叫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三军听令。去关前扎下连营。不破董卓。誓不班师。”
董卓这回确实采纳了李儒的建议。刘欣的大军从襄阳而來。蜀道艰险。补给十分困难。必然不能久持。于是在散关扎下营寨。采取守势。当然了。现在这种情况对于董卓來说也是沒有办法的办法。毕竟接连三仗他都打输了。而且都输得很惨。三军士气低落。只能凭险拒守。董卓这次出征共动员了五十五万大军。几仗下來。折损了一些人马。仍然有三十七万之多。加上他将刘协迁出洛阳的时候。大肆劫掠。聚敛了无数钱粮。这里离着长安又近。他有信心将刘欣拖垮。
刘欣虽然也出动了三大军团。几场仗打下來损失了两万人马。但是他还要考虑到成都、汉中、葭萌关和阳平关以及沮县、河池两地的防守。不可避免的要分散一些兵力。这样一來。聚集到散关外面的人马只有十二万人。其中还有一万三千多骑兵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的。刘欣在散关前面也扎下四处营寨。徐晃在左。高顺在右。他亲自领着张飞、孙策和文聘镇守中军。黄忠率领骑兵和步兵一部防守后营。后营储存着大量军需、器械和粮草。为了防止董卓派出吕布突施偷袭。那里也只有黄忠镇守。刘欣才最为放心。而魏延。则负责从成都往前线调运辎重。
两军在散关前面这一相持。便是三个多月。中间大小二十余战。刘欣虽然胜多败少。却也不能前进一步。
刘欣感觉自己现在的处境就有点像历史上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他和曹操一样。兵力方面都是少而精。只不过曹操当时的情况比他还要困难得多。曹操是以七万对七十万。而刘欣是以十二万对三十七万。而且曹操粮草严重短缺。刘欣却是钱粮充足。
但是。刘欣并沒有觉得自己就比历史上的曹操轻松多少。董卓这个人虽然残暴嗜杀。却听得进部下的意见。也能放手让部下用兵。而不像袁绍那样多谋少断、外宽内忌。尤其是。几场战斗下來。刘欣才发觉自己受到记忆的误导太深。他一直以为李傕、郭汜这两个人并沒有什么了不起。也沒有将他们放在眼里。谁知道交手之下。才发现这两个人非常不简单。或许他们的个人武勇不值一提。但在排兵布阵方面却颇有一套。刘欣的好几次主动出击都被他们挫败。
这种相持的局势是刘欣不愿意看到的。他在兵力上不如董卓。最希望的是将敌人调动起來。然后寻找机会集中力量逐个击破。前面几场大胜。除了对付北宫伯玉和刘豹的那一战是以少胜多外。其他战役中。在局部兵力上刘欣并不吃亏。现在。董卓将兵力都收缩到了一起。很少主动出击。这种僵持的局面倒让刘欣有些进退两难。
见此情景。陈宫进言道:“启禀主公。属下以为可令赵云将军统领一军攻打武关。董卓闻讯之后必定会分兵增援。到时候或许就会寻得战机。”
刘欣沉吟半晌。终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子龙担负着防守襄阳北大门的重任。一旦进攻武关不果。会给敌人可趁之机。危及襄阳的安全。不能不察。子龙的人马不可轻动。”
蒯越也起身说道:“如今天气日渐炎热。不宜用兵。主公何不暂且退回阳平关。拒关坚守。容后再图良策。”
张飞拍案而起。大声说道:“咱们打了这么久。难道才受了一点挫折就要退却不成。要撤你们撤。不拿下散关我决不回去。”
刘欣看了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