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末将愿往(2 / 3)

加入书签

萌关。而仅仅过了一天。孙策就已经站上了阳平关的城头。这种速度不可谓不快。

此时。徐晃亲自率领的一万人马也已经将张鲁团团围困在汉中城里。由于后勤运输暂时跟不上來。徐晃一面下令就地取材制造简易的攻城器械。一面让人到城下喊话。催促张鲁出城投降。

张鲁在大厅里焦急地踱着步子。刘欣的军队來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得让他來不及做出一丝反应。他有野心。但野心并不大。他不指望去争夺什么天下。只想能够安安稳稳地做个汉中王。但是。从现在的形势來看。这么一点小小的愿望显然也已经难以实现了。

谋士阎圃见状劝道:“启禀主公。阎某有一言相告。刘欣大军兵临城下。锐气正盛。我军实在难挡其锋。若继续坚守。唯有死路一条。为今之计。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弃城前往西凉投奔董卓。二是大开城门迎接刘欣进城。何去何从。还请主公早做决断。”

张鲁摇头说道:“董卓残暴不仁。秽乱宫闱。我若投奔于他。必为世人所唾弃。只是投降刘欣。又恐不能见容。罢了。罢了。我明天便封闭府库。挂冠离职。隐于乡野去吧。”

阎圃想了想。说道:“若是刘欣果真不肯见容。主公纵使挂冠离去。剩下孤身一人。更无所恃。反而更易受辱。不如早降。”

张鲁叹了口气。默然无语。次日清晨。他下令大开城门。亲手捧着汉中太守的印信。跪在城门外迎接徐晃的大军。并信誓旦旦地保证。愿意派人前往阳平关招降张卫、杨昂的人马。他到此时还不知道阳平关已失。张卫、杨昂皆已身首异处。

徐晃也不知道阳平关的情况。听了张鲁的话不觉大喜。一面让他修书传示阳平关及各县。促其早降。一面命人护送张鲁及其家小前往葭萌关。事实上。不等张鲁的信使到达。各县已经降的降。破的破。等张鲁到达葭萌关时。刚好孙策的消息也已经送到。他这才知道阳平关在前一天就已经被刘欣攻克。同胞兄弟张卫和大将杨昂皆已丧命。不过。刘欣念在他主动投降的份上。将张卫等人的家眷一律赦免。又将张鲁送往襄阳。令与其母团聚。这样的结果对于张鲁來说。也算是有得有失。

却说那日李儒在长安城家中闲坐。突然见管家李安匆匆跑进來。手里拿了一只布条。慌慌张张地说道:“老爷。真有鸽子飞回來了。腿上还绑了这个。请老爷过目。”

当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儒见识了内侍李阳驯养鸽子的本领。又听他说鸽子不仅可以长途飞行。还能准确认识目标。便突发奇想。让李阳训练鸽子用來送信。当然了。李儒也沒将这件事放在心中。只是让李阳悄悄进入葭萌关。一有刘欣攻打葭萌关的消息就放鸽子回來。一晃年余过去了。李儒几乎要将这件忘记了。沒想到今天还真有消息传回來。

看到布条上“葭萌关已失”这五个字时。李儒的心“咯噔”了一下。眼前不由浮现出伊阙关外与刘欣相见的情景。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刘欣攻占了葭萌关。再要占领整个汉中已经易如反掌。如果刘欣占据了汉中。北上可以直取长安。西进则威胁着董卓的根基西凉。

想到这里。李儒不由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吩咐备车。他要去太师府求见董卓。商议对策。

董卓残暴嗜杀。脑瓜子并不傻。否则他也不可能混到今天这个地步。听了李儒的禀报。董卓敏锐地感觉到刘欣这次绝不仅仅是为了收拾张鲁这么简单。他的目标很有可能是自己和刘协。因为刘欣一直以來就扬言要除董卓、废刘协。只不过董卓始终沒把他的话当回事而已。

吕布见到董卓面现忧色。不以为然地说道:“义父不用担心。自古兵來将挡。水來土掩。一个小小的刘欣算得什么。有孩儿在。谅他也踏不进长安城一步。”

在來的路上。李儒已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