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苏晨的破局方案言灵与行动结合(1 / 3)
苏晨回到综合一处,办公室里那股混合着窥探、怜悯与幸灾乐祸的黏稠空气,便如潮水般涌来,将他包裹。
他像一艘失去了动力的幽灵船,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漂回自己的工位,然后“砰”
的一声,将自己摔在椅子上,趴倒在桌,一动不动。
“啧啧,这下是真废了。”
吴宇的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地传遍半个办公室,“以前是天之骄子,现在是霜打的茄子。
年轻人啊,就是不懂得敬畏,你看,遭报应了吧。”
他一边说,一边状似无意地踱步到苏晨身后,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苏晨是不是在写检讨或者辞职信。
然而,他只看到苏晨趴着的后脑勺,和那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的肩膀。
整个一具标准的“挺尸”
姿态。
吴宇自觉无趣,撇撇嘴,又踱了回去,继续跟人吹嘘自己对“邪门歪道”
的独到见解。
办公室的喧嚣,成了苏晨最好的掩护。
他趴在手臂间,鼻尖萦绕着纸张和墨水的气味,看似沉寂,但他的大脑,却像一台被按下了频按钮的级计算机,正以恐怖的度疯狂运转。
“铁腕”
领导给出的,是一道看似无解的难题。
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能引更大的动荡。
这在官场上,几乎是一个悖论。
任何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
,都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引他们的疯狂反扑。
所谓的“平稳”
,往往意味着“妥协”
与“和稀泥”
。
但苏晨知道,领导要的不是和稀泥。
他要的,是一把能精准切除肿瘤,而又不会让病人大出血而死的手术刀。
苏晨的脑海里,一张巨大的、无形的地图缓缓展开。
地图的中心,是那个被“暴力”
气运笼罩的基层单位,以及那位身上缠绕着“求助咒缚”
的老人。
围绕着这个中心,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地方势力、他们的保护伞、不作为的单位领导、被“麻木咒缚”
影响的同事、以及持观望态度的上级部门……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一种气运,一种立场,一种阻力。
他要做的,不是用蛮力去冲撞这张网,而是要找到这张网最脆弱的节点,用最巧妙的力道,让它从内部开始崩塌。
他的手指在桌下无意识地敲击着,那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
一个完整的方案,在他的意识中逐渐成型,它由两根主轴构成,如同一对相互缠绕的dna螺旋,彼此支撑,互为表里。
第一根主轴:【法之利剑】。
他要用的不是“情”
,而是“法”
。
那份求助信,感性有余,但力量不足。
他要将老百姓的冤屈,转化为一条条清晰的、无法辩驳的、触犯了国家法律的罪证。
土地侵占,对应《土地管理法》;人身威胁,对应《治安管理处罚法》乃至《刑法》;可能存在的经济问题,则指向更深层次的职务犯罪。
他要在方案里,将这些罪名一一罗列,并指出对应的管辖部门。
不是模糊的“请上级彻查”
,而是精准的“建议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介入调查某某公司的非法经营问题”
、“建议市纪委对某某单位负责人xxx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核查”
。
这不仅仅是提供线索,更是在施加一种“责任咒缚”
。
当问题被如此清晰地摆在台面上,并直接指向了具体的职能部门时,任何一个部门的“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