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白狐的试探言灵绵里藏针(2 / 3)
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未经世事打磨的迷惘。
“陈老,您说得太深奥了,我听不太懂。”
他挠了挠头,显得有些局促,“我只知道,我父亲他尽力了。
他想让他写的‘清白’两个字,不光是写在纸上。
至于‘可惜’……或许,是这个世界,没能像他想的那么干净吧。”
这个回答,让陈敬云擦拭剪刀的动作,再次出现了一个微不可查的停顿。
他没有正面回答陈敬云的问题,没有去评价父亲的“刚直”
是对是错,而是用一种近乎天真的口吻,将问题引向了一个更宏大、更虚无的层面——“世界”
。
这就像一个孩子在问:为什么天不是蓝的?
你无法指责这个孩子的愚蠢,更无法从他身上找到任何攻击性。
陈敬云深深地看了苏晨一眼,那双古井般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光。
他笑了,这次的笑容,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显得和蔼。
“你这孩子,倒是跟你父亲不一样。
他像一块铁,你像一块玉。”
他把擦干净的剪刀放回石桌上,“铁硬,玉润。
都好,都好。”
他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长辈对故人之后随口的感慨。
他将目光转向了桌上的那个锦盒。
“让我看看,你这让我‘骂几句都行’的字,到底写成了什么样。”
苏晨像是松了一口气,连忙将锦盒推了过去:“献丑了,陈老。
您可千万别夸我,我怕我骄傲。”
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让院子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连旁边站着的保姆王嫂,脸上紧绷的线条都柔和了些。
陈敬云打开了锦盒的搭扣。
随着盒盖缓缓开启,一卷宣纸露了出来。
他没有急着展开,而是先看了一眼卷轴的裱工。
绫布的颜色,天杆的材质,都只是市面上最普通的货色,看得出,送礼的人并没有在这上面花太多心思,更像是一个学生,规规矩矩地交上自己的作业。
陈敬云的手指搭在卷轴上,缓缓将其展开。
《兰亭集序》那熟悉的字句,便一行行地呈现在眼前。
陈敬云的目光,从第一个字“永”
开始,缓缓向下移动。
苏晨的字,从技法上来说,确实只能算中规中矩。
笔力尚可,但缺少变化,结体也有些僵硬,看得出是苦练过的,但天赋平平。
这完全符合一个“业余爱好者”
的水平。
陈敬云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平静地看着。
他的目光扫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扫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这一句时,他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问题,就出在那个“妄”
字上。
前面所有的字,苏晨都临摹得一丝不苟,虽然匠气十足,但态度是端正的。
唯独这个“妄”
字,那一撇,那一捺,收笔时的那个小小的顿挫和回锋,带着一股决绝而桀骜的味道。
那不是王羲之的笔意,更不是陈敬云自己的风格。
那是一种陈敬云无比熟悉的笔锋。
二十多年前,在他自己的书房里,有一个年轻人,也曾用这样的笔锋,写下过一个字。
那个字,是“不”
。
当时,他将一份关于“黑水计划”
的补充协议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