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二次借调王振华的点名(2 / 3)
浅薄。
我一定……一定在专项小组各位前辈领导的带领下,多听、多看、多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绝不辜负市领导对我们年轻人的殷切期望!”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姿态放到了最低,情绪表达得恰如其分。
既表现了被领导看重的激动,又凸显了自己的谦逊和“拎得清”
,将自己定位为“打杂的服务员”
,而不是什么“骨干成员”
。
这是一种最完美的、教科书级别的“低位防御”
。
主席台上,王振华的眼神里,那丝戏谑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满意的神色。
很好。
这小子比他父亲当年要“懂事”
得多。
那苏建国就像一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而他的儿子,显然更懂得审时度势。
看来,只需要稍加敲打和提携,就能收为己用。
一块锋利的刀,如果能握在自己手里,总比成为别人的武器要好。
王振华微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对苏晨的回应,然后便继续主持会议,仿佛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
但对整个会场而言,这个插曲的余波,却在无声地扩散。
苏晨坐下后,立刻就感受到了周围气场的变化。
先前那些投向他的目光,大多是纯粹的好奇。
而现在,这些目光里,多了许多别样的东西。
左前方一位规划局的处长,不动声色地向他这边瞥了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探寻。
右后方住建系统的某个干部,则直接对他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示好般的微笑。
他们都在重新评估苏晨的“价值”
。
一个能被王副市长在全市大会上点名的年轻人,无论背后是真心赏识还是另有图谋,他都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忽视的小科员了。
他被贴上了一张标签——“王振华的人”
。
这张标签,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
会议的后半段,苏晨几乎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他垂着眼,看似在认真记录,实则所有的心神,都沉浸在对当前局势的复盘之中。
王振华这一手,看似将他逼入了绝境,但换个角度想,又何尝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正愁如何才能接近那座大山的内核,如何才能触碰到那些被金色气运掩盖的黑色业力。
而现在,王振华亲手为他递上了一张门票。
一张通往虎穴的门票。
“鸿门宴啊……”
苏晨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笔尖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划出一道深痕。
他知道,这个所谓的“专项小组”
,绝不会是风平浪静的工作组,而是一个汇聚了各方势力的角斗场。
王振华,想利用这个小组,把违建的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住开商,也保住自己的利益。
开商,会想尽一切办法渗透、腐蚀小组成员,让最终的报告变成一张废纸。
而市里其他对城建这块肥肉虎视眈眈的领导,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安插自己的眼线和棋子进来,试图抓住王振华的把柄。
再加上他这个写了初版报告,本就站在风口浪尖的“刺头”
……
苏晨几乎可以预见,这个尚未成立的小组,未来将会是何等的暗流涌动,刀光剑影。
会议终于在下午五点结束。
与会人员开始陆续退场。
苏晨没有急着走,他慢条斯理地收拾着自己的笔记本和水杯,感受着身边人流的涌动。
一个他从未打过交道,只在文件上见过名字的市府副秘书长,路过他身边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