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苏晨的报告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3 / 4)
现出了乎赵林想象的深度。
报告没有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开商,而是从五年前的土地招拍挂文件开始分析,指出了当年在项目规划审批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以及在后续监管过程中,多个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的“灰色地带”
。
这已经不是一份简单的调研报告了,这简直是一份对市里城建领域某些历史遗留问题的精准解剖。
赵林看得眼皮直跳。
他甚至在其中一个不起眼的文件编号旁,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王振华。
当时,王振华正是分管国土规划的副区长。
苏晨,是在有意无意地提醒自己什么吗?
赵林抬起头,深深地看了苏晨一眼。
苏晨依旧安静地坐着,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这份报告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赵林压下心头的波澜,翻到了他最关心的第三部分——“解决方案建议”
。
吴宇的报告里,这部分空洞无物,除了喊口号,就是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
而苏晨的这份报告,却提出了一个让赵林都感到惊艳的、堪称“天才”
的构想。
报告里写道:“金碧园问题的核心,并非单纯的工程或资金问题,而是‘信任’的崩塌。
开商的失信,导致了居民的对抗;监管的缺位,导致了矛盾的激化。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建信任,引入新的博弈方,打破目前的僵局。”
“具体建议如下:一,‘以民意为刀’。
建议由市府办牵头,组织一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主流媒体记者、居民代表以及开商共同参与的公开听证会。
将我们收集到的所有证据,在听证会上进行公示。
不作定性,只摆事实。
利用媒体和舆论,将压力直接施加给开商和相关责任方,逼其回到谈判桌前。”
“二,‘以监督换安心’。
成立一个由居民代表、社区干部、专业律师共同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授予其对后续所有维修、重建工程的监督权和一票否决权。
用透明的程序,来换取居民的信任与配合。”
“三,‘以利益做切割’。
建议对开商进行资产核查,探讨引入第三方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注资重组的可能性,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新地块开’进行捆绑,用未来的利益,来弥补过去的亏空……”
一条条,一款款,环环相扣,有破有立。
它不再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试图用一套组合拳,来彻底盘活这个死局。
这里面,有阳谋,有借势,有对人性的洞察,更有对官场运行规则的深刻理解。
赵林彻底被震撼了。
他放下报告,摘下老花镜,用手揉了揉有些胀的太阳穴。
他抬起头,重新审视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阳光、清秀,甚至带着几分学生气的腼腆。
可就是这样一副人畜无害的外表下,却藏着如此深沉的心计和如此老辣的手段。
这哪里是一块璞玉?
这分明是一柄藏在鞘中的绝世名刀,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一旦出鞘,便寒光四射,锋芒毕露。
“这份报告……”
赵林的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干涩,“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苏晨点了点头:“大部分是我写的,也请教了一些学法律的朋友。”
赵林沉默了。
办公室里,只有那座老式挂钟“咔哒、咔哒”
的走动声。
许久,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的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