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惊人现(3 / 3)

加入书签

把这些都摆出来,做成排行榜,定期公布。

这叫“红黑榜”

,是压力,也是动力。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破局点”

苏晨的笔尖,重重地写下了三个字:“监督员”

他要建议,在全市范围内,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企业家、媒体记者、甚至热心市民中,聘请一批“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

赋予他们权力,可以直接向市领导反映问题,可以“推门就进”

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办公室。

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它将彻底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将监督的权力,从内部,延伸到外部。

这套组合拳打出去,绝对会在全市引起轩然大波。

而要推动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宣传部门的深度参与,必不可少。

苏晨越想越兴奋,一碗面很快见了底,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他放下碗,拿起那本黑色的笔记本,再次翻开。

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是浏览,而是精准地搜寻。

他需要帮手。

不是去冲锋陷阵的战士,而是能为他提供情报的斥候。

他需要知道,林涛现在在新闻处是个什么情况?他的软肋是什么?他的对头又是谁?

很快,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个名字上。

“市电视台,时政新闻部副主任,钱浩。”

后面的批注很简单:“何卫国的老部下,为人机灵,消息灵通,但有些势利,欠何人情,可用。”

就是他了。

电视台时政新闻部,是与宣传部新闻处打交道最频繁的部门之一。

钱浩这个位置,不高不低,既能接触到核心信息,又不会太引人注目。

而且,“势利”

这个评价,在苏晨看来,有时候反而是个优点。

势利的人,往往更懂得权衡利弊,更善于抓住机会。

苏晨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晚上九点半。

这个时间,对于媒体人来说,或许正是夜生活的开始。

他没有丝毫犹豫,拿起手机,按照笔记本上记录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就在苏晨以为没人接的时候,那边才被接起,背景音里是嘈杂的音乐和划拳声。

一个带着几分酒意的、警惕的声音传来:“喂?哪位?”

“您好,钱主任吗?”

苏晨的声音平静而温和,“我姓苏,是何卫国老师的朋友。

他……托我跟您问声好。”

电话那头,嘈杂的音乐声,瞬间小了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