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老记者出手一篇檄文惊动全市(3 / 4)

加入书签

,他详细描述了那个黄昏,他如何以“消防演练”

报道的名义,被带到城北化工一厂的禁区。

他没有写尸横遍野,而是写了空气中挥之不去的、刺鼻的化学品和焦糊混合的味道;他没有写哭喊连天,而是写了那些被紧急运走、盖着白布的“演习道具”

;他没有写官员的命令,而是写了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周科长”

,如何“和蔼可亲”

地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要顾全大局”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将那段被强行抹去的历史,重新雕刻出来。

写完最后一个字,钱立功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他点下送,将文档传给了魏广军。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天,已经大亮了。

……

两天后。

江城市政府办公大楼,秘书一科。

苏晨正在一丝不苟地校对着一份会议纪要,表情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但他的眼角余光,却时不时地瞥向桌角下方的手机屏幕。

屏幕上,是“江城茶馆”

的论坛页面。

那篇《那个秋天,被演习掩盖的龙王庙悲鸣》就静静地置顶在页。

文章是昨天深夜布的,起初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只有寥寥几个夜猫子网友在下面留言。

“沙!

这写的啥?小说吗?”

“龙王庙?不是早就拆了盖楼盘了吗?三十年前那地方还是化工厂?”

“笔者文笔不错,有种纪实文学的感觉。”

但从今天上午开始,情况变了。

一个本地小有名气的“文史博主”

,将这篇文章截图转到了自己的微博上,并配上了一段文字:“一篇在本地论坛现的旧文,真假未知,但文中所述之事,细思极恐。

有没有江城的老一辈,对三十年前的‘龙王庙化工厂’有印象?”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爷爷以前就在化工一厂上班!

我听他说过,九十年代初厂里出过大事,但后来就不让提了!”

“卧槽,我爸也说过!

说死了不少人,但报纸上只说是消防演练!”

“这个‘周科长’是谁?感觉是个关键人物!”

“求真相!

a江城布a平安江城”

舆论,就像一堆干燥的木柴,被钱立功这颗火星点燃后,迅开始蔓延。

“龙王庙疑案”

这个词条,开始在本地的社交媒体上悄然酵。

苏晨的系统视野里,能清晰地看到一股由无数网民的“好奇”

、“愤怒”

、“质疑”

汇聚而成的灰色气运,正在江城的上空盘旋、壮大,形成了一片小小的、但极其活跃的舆论风暴。

他不动声色地放下笔,端起茶杯,起身去接水。

路过科长赵林的办公室时,他看到赵林正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隔壁综合二科的刘科长探进头来,压低声音对赵林说:“老赵,看见没?‘茶馆’那篇帖子,都传到市里好几个工作群里了。”

赵林抬起头,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刘科长又补充了一句,声音更低了:“我可听说,当年主管城建安全口的,就是周老啊……”

赵林没有接话,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知道了。

苏晨接完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中一片平静。

他知道,鱼,上钩了。

这篇檄文,不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而是写给那些身在局中、知道内情,却又不敢出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