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失意的老记者尘封的真相与不甘(1 / 3)
凌晨的冷风从车窗的缝隙里灌进来,苏晨打了个寒颤,这才觉自己已在图书馆的停车场里枯坐了许久。
手机屏幕上,那张从旧报纸边角拍下的照片,像一扇通往三十年前的幽暗窗口。
“钱立功。”
他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轻轻划过。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一把钥匙,一根引线,连接着一桩被强行掩盖的真相和一个被时代碾过的灵魂。
第二天回到市府办,苏晨的表现与往常无异。
他泡茶,整理文件,对科长赵林的问候报以阳光的微笑,甚至还帮吴宇打印了一份无关紧要的会议材料。
没有人能从他平静的脸上,看出他心中正在酝酿着一场风暴。
他需要找到钱立功,但不能大张旗鼓。
动用市府办的资源去查一个三十年前的普通记者,无异于在周文海的雷达上点亮一个闪烁的红点。
他必须用一种更隐秘,更“私人”
的方式。
午休时间,他拨通了那位在市府办公室的同学的电话。
“喂,老周,忙什么呢?”
“哟,稀客啊苏大秘,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不是又有什么紧急任务要我们配合吧?”
电话那头传来同学轻松的调侃。
“哪能啊,就是有点私事想请你帮个小忙。”
苏晨的语气放得很低,带着一丝不好意思,“我有个远房亲戚,叫钱立功,以前好像是《江城晚报》的记者。
家里老人想找他,但失联好多年了,我这儿一点头绪都没有。
你路子广,能不能帮我悄悄问问?”
“钱立功?”
同学沉吟了一下,“这名字有点耳熟……行,小事一桩。
我托人从报社的老档案和公安的户籍系统里过一下,不走公文,就说是找失联亲戚,没人会注意的。
有消息了告诉你。”
“谢了兄弟,改天请你吃饭!”
挂了电话,苏晨靠在椅子上,轻轻吁了口气。
他没有撒谎,只是巧妙地利用了信息差。
在同学看来,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情。
但对苏晨而言,这是撬动整个棋局的第一步。
效率比他想象的要高。
下午快下班时,同学的短信了过来,只有一个地址和一句话。
【江城晚报社1995年离职。
现住址:城南,柳巷胡同17号,经营一家文印店。
】
【兄弟,你这亲戚混得不怎么样啊。
】
苏晨看着短信,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弧度。
混得不怎么样,才好。
若是他如今身居高位,或是锦衣玉食,那才说明当年的“不甘”
早已被岁月和利益磨平了。
他没有直接过去,而是等到下班高峰期过后,才开车前往城南。
柳巷胡同,是江城地图上一个快要被遗忘的褶皱。
这里是老城区的边缘,高楼大厦的光辉被阻隔在外,留下的是一片低矮、破败的砖瓦房。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廉价饭菜的油烟味和公共厕所的骚臭味,混合成一种独属于底层生活的复杂气息。
苏晨将车停在胡同口,步行走了进去。
脚下的青石板路坑坑洼洼,路灯昏黄,将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很快就找到了17号。
那是一家不能再小的店面,连个像样的招牌都没有,只是在一块褪色的塑料板上,用红漆写着“立功文印”
四个字,旁边还画蛇添足地添了一行小字:打字、复印、名片、标书。
店门开着,里面亮着一盏刺眼的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