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汴安王小惩大诫,柳知暖夜扣驿站(1 / 3)
决曹掾内一道接天连地的电光闪过,雷声在众人耳旁轰鸣。
跪在地上的官吏只觉五脏六腑都换了个位置,心中暗子叫苦不迭。
待雷声过后,只听一个淡漠的声音响起。
“为官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如今天下未平,尔等便如此鱼肉百姓、欺上瞒下!”
“按照靖朝法律,你们各个都有罪!”
一众官吏闻言无不心惊胆战,生怕下一刻被拉去砍头。
说着,赵歇话锋一转。
“不过,孤念在尔等为我朝尽心多年!”
“天下未平,又值用人之际!”
“孤,可以给尔等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众人闻言,面色欣喜不已,淋在身上的雨水似乎也没那么冰凉了。
然而下一刻,赵歇声音又响起。
“所欠朝廷的东西,三日内备好,孤耐心有限!”
言罢,赵歇步履不停,踩着水花离开了决曹掾。
身后是匆忙跟来的李伯明,还有已经瘫在水中的康郡官吏。
赵歇走后,这帮人面面相觑。
冰冷的官服黏在身上,像极了被拔毛的畜生。
尽管滑稽,却没人能笑得出来。
劫后余生,莫过于此。
决曹掾的本职官吏们,透过窗户偷偷打量这一幕。
他们无不庆幸,自己今天是在整理卷宗,不然同样要跟他们一个下场。
而在那醉仙楼中,已经预定好的酒宴同样没能等来他的主人们。
这场不聚而散的酒宴,也代表朝廷与地方的决裂开始。
……
回驿站的路上,作为目睹整个过程的当事人李伯明。
他脸上写满了对赵歇的崇拜:“王爷,您这下马威也太有劲了!”
“果真如您所言,他们自个儿就把粮食给送上门来了!”
“还多赚了三万两白银!”
卢白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但听到粮食送上门。
他不可置信道:“这……这就解决了?”
“户部尚书杨安民来回跑了好几趟都没解决,您半天就解决了!”
李伯明笑道:“卢参军,你没看到王爷查账那会儿!”
“给那帮孙子们吓的,跟个鹌鹑似的!”
卢白也笑道:“神了,真神了!”
“不费一兵一卒,十多万人的粮食问题就解决了!”
赵歇摇头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康郡只是一个地方,回头还得去茂郡!”
“别忘了,除了大军还有城内百姓!”
“他们守城给咱们出了大力气,不能让他们挨饿!”
“今年筹到粮食,要挨家挨户发下去,又要浪费不少时间。”
二人点头称是,但对赵歇的手段还是赞不绝口。
李伯明道:“咱们把康郡漕运问题解决了,这口气儿也算是缓下来了!”
“现在我算是明白王爷所言,得天下易,守天下难了!”
马车来到驿站外。暴雨已经止歇,雨后空气沁人心脾。
驿丞亲自候在门外,小心翼翼为赵歇等人安排食宿。
“王爷,驿站简陋,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恕罪!”
赵歇很烦这种客套话,并没有搭理。
李伯明给了他一个眼色,示意他赶紧下去。
赵歇进入驿站内微微打量。
说是简陋,但跟他在汴京的那处小宅子比起来,已经好太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