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咱们一步一步来(2 / 2)
就储备好的野山枣。
很快,待枣子蒸得软烂,许安宁将枣子晾凉些。
三人围坐在小墩子上,开始给枣子剥皮去核。
许安宁再一次庆幸,自己这院子在村尾,平常几乎没什么人来。
就算有人去后山,也不会从他们门前过。
许安宁看着弟弟妹妹都如此懂事肯干,心中充满了力量。
她手上不停,一边做着,一边轻声规划着:“这批枣子品相好,咱们仔细些,做出的糕定然更好。”
里屋,阿暖靠在炕头,静静听着灶房传来的低低絮语、剥枣皮的细微声响。
她苍白的面容上,神情也不自觉地柔和了下来。
忙了半下午,三人总算将所有的枣子处理完毕。
枣子皮也和上次一样,让安平去后山草丛挖个坑埋了。
许安宁突然想起少东家的话。
那卖相粗糙几个字,像根小刺,轻轻扎着她。
她看了看自家小院,晾晒吃食都是用那竹匾,东西一多便铺展不开,而且边缘浅,不好定型。
酸枣糕光靠竹匾和手捏,确实有点不上台面,得找个东西给它规整一下。
她先将剩余处理好的枣泥收入空间保持鲜润,看了看日头还没下山。
交代好弟妹做着晚饭,便又去了村头的陈爷爷家。
在路上又盘算开来,目前酸枣糕的生意暂且稳当。
她估算了一下剩余的枣泥和空间里储存的野枣数量,心下便有了数。
这一盆枣泥能出两斤酸枣糕,也就是四罐。
将这些枣泥都用上,再做上两次,便能凑够十罐。
一个月交十罐给沁芳斋已是足够,还能有盈余,留给家里尝尝鲜,或者应急。
空间里的酸枣也足够后面在做上两个月的货,暂时不用再去山上捡果子。
这次的糕,等模具做好需得放在阴凉通风处,晾上两三日,待其外皮稍干,口感更韧道了,才能装罐。
五六日后,便先送五罐去镇上。
剩下的,等下回再做出来,晾好了再送去,分批交货,正好。
只不过这酸枣糕产出终究不多。
等拿到那笔尾款不知道得到啥时候了。
她需得另寻一条稳妥的进项。
刚过完秋收,现下百姓手里除了稻子、红薯这些主食,还有大豆。
红薯,除了日常蒸煮烤食,还有
前世作为美食博主的记忆此刻清晰起来。
对,红薯粉条!
这东西耐储存,吃法多样,若是做得好,在这镇上乃至村里,应当都是稀罕物,不愁销路。
只是制作粉条工序繁杂,要是原料,自己地里没有,得购买。
再有就是一套合用的家什。
许安宁正盘算着红薯粉条的成本,脑子里却猛地闪过另一个念头,眼前仿佛豁然开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