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整整三十六文(1 / 2)

加入书签

“嘘,咱们数数。”

许安宁把心里的激动往边上放了放,开始进行数钱的快乐。

安平安和趴在炕的旁边,两双眼睛盯着姐姐得手。

“一、二、三……十……二十……三十……”

许安宁数得仔细,“三十六,整整三十六文!”

她又惊又喜,这比她预想的还要多。

三十六文!

安平按耐不住想去摸铜钱,又收回手,怕把钱摸少了。

安和伸出小手摸了摸,铜钱的感觉冰冰凉凉的,她缩回手,又忍不住笑起来。

“阿姐,咱们竟然赚了这么多钱!”

安平压低声音欢呼,高兴地在原地蹦了两下。

许安宁看着弟妹开心的样子,鼻尖有些酸。

这些天的辛苦,又是挖藕又是磨浆,又是晾晒又是叫卖……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她把钱用布包包好,然后塞到茅草下面藏起来。

其实是收到了空间里。

开心过后,想到了现实的情况。

篓子里的藕已经彻底见了底,明天卖什么?

许安宁看向外边,月亮已经挂在夜空。

“平哥儿,和姐儿,”

她站起身,平复一下心情。

“今天赚了钱,咱们还得继续干活。

藕不多了,藕粉也卖完了,得再去弄点藕回来。”

安平听到他姐说要去挖藕,风风火火的准备工具:“对,挖藕!

我去拿篓子和小锄头!”

安和也兴奋地跟着去。

趁着月色明亮,三人再次悄悄出门,熟门熟路地摸向那片野荷塘。

山风吹过,枯萎的荷叶以及芦苇荡沙沙的响着。

许安宁光着脚再次踩进淤泥里摸索。

安平在岸边接应以及注意边上有没有人,安和继续把藕上的淤泥磕掉。

赚钱的甜头让他们挖得更加卖力,内心有团火在燃烧。

淤泥的冰冷和身体的辛劳渐渐淡了,并不是真的感受不到,而是因为心里装着那三十六文钱和对明日的希望

天还没大亮,许安宁就起来了。

安平这天起的特别早,小伙子像是打了鸡血,先去地里看看粮食,又去捡了柴火。

灶膛里的火再次升起,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做起来更加顺手了些。

她把昨夜挖回的藕清洗干净,那些破损看着不太好的,打算熬粥当饭食。

那些品相看起来不错的,就留下来磨粉。

安平帮着刮皮,安和坐在小木墩上,将哥哥削下来的藕皮捡到一边,晒干了还能当柴火。

这次挖的藕比上次多些,许安宁磨浆时就格外舍得下力气。

藕浆在木盆里沉淀下来,很明显,这次得到的湿粉比上次要多的多。

忙完磨浆沉淀的活儿,日头已经升得老高。

和之前一样,沉淀好的藕粉装进小布袋里,挂在树下面晾干。

下午,藕粉沥着水,许安宁揣上钱,对弟妹说:“我去村头陈爷爷家一趟,你们在家看好门,别乱跑。”

安平闻言抬起头:“阿姐你去做什么?”

“去请陈爷爷帮我们做几个木盆木桶,再编个竹匾。

以后咱们做粉也方便些。”

许安宁解释道。

老是借张婶家的桶盆不是长久之计,自己有了工具,才能做得更多。

村头的陈老头是个老木匠,偶尔也会做一些竹匾的活。

他的手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就是年纪大了,做的有点慢,不过价钱公道。

许安宁找到他家时,老头正坐在院子的矮凳上,在一个阴凉处,手里用刮刀刨着一块板子。

老头看起来年纪有些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