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主动出击(2 / 3)

加入书签

仿佛一剂效果强劲无匹的催化剂,在瞬间就激活了与之相关的整个庞大国家机器的战争开关。

接下来的几十个小时,对于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和维和部队营地而言,时间的概念被彻底颠覆,仿佛同时被无限拉长又疯狂压缩。

这两个分别代表着外交与军事力量的机构,如同两个被无形巨手投入高运转引擎中的、最高精度的齿轮。

在名为“桑坤”

的轴上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紧密程度疯狂咬合、旋转,为了那个共同且无比明确的目标,倾注着所有的资源与精力。

王大使在听完罗小飞那近乎嘶哑的、带着血丝的紧急汇报之后,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儒雅温和笑容、令人如沐春风的脸庞。

瞬间如同被西伯利亚寒流席卷过境,所有的暖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场所有人都从未见过的、混合着铁血肃杀与沉重如铁的凝重。

他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甚至没有按照常规流程召开冗长的会议讨论,立刻以最高权限召集了使馆所有核心部门的负责人,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布全馆进入“特别临战状态”

所有非必要外交活动一律暂停或推迟,所有人力、物力、外交资源,无条件优先向武官处以及与维和部队的协同行动倾斜。

他亲自坐镇指挥室,动用了几十年外交生涯积累下的所有高层人脉和秘密渠道,以一种近乎最后通牒式的强硬姿态,与埃塞俄比亚政府及军方的最高层进行着密集而高效的沟通与交涉。

其目的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为即将到来的、规模空前且高度敏感的国际联合执法与军事打击行动,扫清一切潜在的政治障碍和繁琐程序,争取到埃方最大程度的“默许”

配合与行动便利。

整个使馆大楼内部,往日那种有序而略显沉闷的办公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声的、引而不的、如同暴风雨降临前深海般的压抑与紧张,每个工作人员的脸上都写满了肃穆与使命感。

而在远离市区的维和部队营地,齐一楠更是将她作为一线军事主官的铁血作风与高效执行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营区仿佛一头从沉睡中被惊醒的钢铁巨兽,全面提升了警戒级别至仅次于战时状态的最高等级。

所有例行的外出巡逻、人道主义救援乃至协助当地建设的工程任务,要么被重新规划路线以避开敏感区域,要么被直接下令暂停,所有的力量如同收缩的刺猬,向内凝聚,紧紧攥成了一个蓄势待的、青筋暴起的拳头。

快反排的那些小伙子们,几乎把铺盖卷搬到了装备库和模拟训练场,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调试、擦拭着手中的每一支枪械、每一具夜视仪、每一台单兵通讯设备。

轮式装甲车和猛士越野车被驾驶员和机械师反复启动、测试,引擎的轰鸣声日夜不息;各种依托营地周边复杂地貌进行的、模拟突击、多点合围、精准抓捕以及应急撤离的战术演练。

以极高的频率展开,汗水如同溪流般浸透了他们厚实的迷彩服,在非洲炽烈的阳光下蒸腾起白色的水汽,但每一双年轻的眼睛里。

都看不到丝毫的疲惫与抱怨,只有对即将到来的任务的极致专注和对实战的强烈渴望。

作战指挥室内,那象征着的幽蓝色光芒彻夜不息,电子沙盘上代表敌我双方的符号和箭头变得越来越密集。

各种基于不同情报假设制定的行动预案被参谋们反复推演、质疑、修改、再完善,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咖啡因、烟草(尽管明令禁止,但压力之下总有例外)和人体高度紧张后分泌的肾上腺素混合的、独特而刺鼻的气味。

罗小飞则感觉自己像一颗被投入了高离心机的转子,在使馆与营地之间这条尘土飞扬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地来回奔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