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暗流再涌(1 / 3)
支队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长方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
窗外的夜色浓重,墙上的时钟指针不紧不慢地指向晚上十一点零七分。
这场关于省考察团安保工作的部署会议已经持续了四个多小时,紧张的气氛几乎凝固了空气。
王劲松坐在主位,眉头紧锁,手指间夹着的香烟已经快要燃到尽头。
他深吸了最后一口,将烟头用力摁灭在烟灰缸里,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中队干部的脸。
同志们。
他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依然铿锵有力。
这次省里来的考察团规格很高,安保工作的重要性我不再赘述。
我只强调一点:不能有任何闪失,哪怕是最微小的疏忽都不允许!
他转头看向坐在左手边的罗小飞:小飞,你是从北京特种部队回来的,见过大场面。
你把最终方案再给大家详细过一遍,特别是几个关键节点的布控,要确保每个人都心中有数。
罗小飞站起身,虽然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一进入工作状态,他整个人的气质立刻变得锐利如刀。
他走到投影幕布前,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激光笔。
白色的光束在幕布上的市区地图游走,精准地停留在几个用红色标记的关键点位上。
各位请看。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一号点位是高出口,这里由突击一中队负责,配备三组狙击观察手,分别占据这三个制高点
激光笔在地图上画出三个圆圈,考虑到车流量和视野盲区,我建议在这里增设一个流动观察哨。
二中队队长举手问:副队,如果遇到突情况,狙击手的射击权限如何界定?
问得好。
罗小飞点头,已经与市局指挥部沟通,授权书上明确写明了使用武器的前提条件。
原则上,只有在保护重要人物生命安全受到直接威胁时才能开枪,具体判断标准会后我会给大家。
他继续移动激光笔:二号点位是考察团下榻的酒店,所有出入口都要有我们的人。
特别注意地下停车场和员工通道,这些地方最容易出纰漏。
他看向三中队队长,老张,你们队负责酒店内部安保,要提前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背景审查,特别是能够接触到考察团房间的人员。
三中队队长张建国认真地记着笔记:明白,副队。
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这项工作,预计明天上午能完成初步筛查。
会议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继续进行。
罗小飞对每个点位的警力配置、装备要求、应急处置预案都了如指掌,面对队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总能给出专业而具体的解答。
当最后一个问题解答完毕,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了十一点四十分。
副队,你这部署够细致的啊。
散会后,一中队队长李强凑过来,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递给罗小飞。
听说你在北京参与过好几次这种级别的安保?光是看你这预案的周密程度,就知道不是一般人能搞出来的。
罗小飞接过烟,在指间转动着,却没有点燃。
他揉了揉胀的太阳穴,声音里带着疲惫:参与过几次。
其实道理都一样,就是把所有可能的风险点都考虑到,把预案做扎实。
安保工作就是这样,你准备得越充分,意外生的概率就越小。
那是,细节决定成败嘛。
李强点点头,掏出打火机想给罗小飞点烟,却被他摆手拒绝了。
不过副队。
李强压低声音,关切地看着他。
我看你脸色不太好,眼袋都出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