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逢时壮飞思经纶(1 / 3)
赫连汐对楚倾了解不多,但她与赫连铮之间的关系比一母同胞的兄妹更加亲近,爱屋及乌,自然而然的把楚倾这位未来嫂子当成了“自己人”,她性格本就激烈,又对于孟喜这类老臣十分厌恶,怎么能容得一个他当众诋毁。
对于这位楚国百年来唯一的女子封君,孟喜也是心有余悸,但南楚文人多傲骨,道:“老臣所言,一心为国而已,公主所言,未免欺人太甚。”
“一心为国?”赫连汐嗤笑道:“南安水患你不议,北渝边关战事你不言,放着那么多国家大事不管,在背后议论一个千里迢迢,孤身一人出嫁至此的女子,你倒是好出息。”
许多官员本就不同意孟喜的言论,不由心里叫好,不过更多的官员是心里暗惊,几年不见。往日只会拔刀的汐殿下,如今嘴皮子也这般厉害了,不由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多言,也打定主意,以后看着这位煞星,避而远之。
孟喜被人说中心事,脸色潮红,怒道:“南安水灾是内忧,凉凰公主之事却是外患,内忧外患皆是国事,老夫有何议论不得。”
外患?赫连汐冷笑道:“凉凰公主不远千里,从西凉而来,为的是两国和平,缔结姻亲。所谓外患,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抹黑罢了。一起小小奸污案都处理不公的章华令,不知反省,却在这细微末节之事上大言不惭。”
章华令一职是前帝所任,孟喜一直引以为豪,如今被人骤然提起,恼怒道:“三公主,莫要血口喷人,老夫那里处置不公。”
赫连汐紧握刀柄,显然在压抑某种怒火,冰冷道:“一个女子被人奸污,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你不但严惩,反而将责任归咎到女子身上,为凶手开脱,你倒是说说你公平在何处。”
孟喜还未老的糊涂,立即记起自己不久之前是处理的一件案子,却不知道赫连汐从那里听说,大义凛然的无畏道:“那女子深更半夜一人流**在烟花柳巷之处,而且衣衫不整,一看便是**之人。若非如此,那男子一介文人,又怎么会起此等龌蹉之念,何况事出有因,那名男子乃是酒后乱性,两人皆有责任,老夫从轻处罚有何不对。”
“呵呵。”赫连汐冷笑一声,举杯将苦艾酒一饮而尽,“你知不知,你口中所谓的公平,却是凌驾在一个女子屈辱之上。”
世界最大的恶意,莫过于自以为是的高人一等和义正言辞的歧视,因为这一切,在他们看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
孟喜固执己见,道:“那名女子失贞之后,反而赖上那名男子,逼迫他娶之为妻,男子不允,才闹到国府,老夫才处理此事。如此丧德辱行的女子,有何同情。何况汐公主莫要忘了,章华台不是公主封地,对于这件案子,老夫依楚律而处,并无错处。”
“便是因为你们都觉得是对的,所以才格外的残忍。”赫连汐愤然起身,盛雪银刃乍然出鞘,银色刀芒一闪而逝,遥指孟喜,持刀的手微微颤抖,显然在压抑心中怒火。
“一个女子处子之身被夺,在你们看来便是失贞丧操,已是终生污点。在楚国还能够如何,她敢大肆宣扬,闹的沸沸扬扬吗?迫于众人的目光与压力,被无选择的她只能无奈委身与禽兽,了此一生,此心多痛,多苦,你又如何能知晓。这些,难道不值得你一悔,不值得你反思吗?”
愤怒的声音回**在大殿之中,却是格外的悲凉。
群英殿内一片死寂,谁也不敢多言,只是不安的看着眼前的女子,仿佛在看择人而噬的雌虎。
这便是楚国朝野,百官可议,言不诛心。
这便是楚国公主,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就在群英殿内,回**着令人心惧的寂静之时,一名大太监步入殿中,众人自认认得这位如今皇宫之争的首领太监,以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