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登顶问禅意(1 / 3)
一个月后,汨罗江。
青山依旧,绿水依旧,人依旧。
春闱科举在即,大多考生士子都在日夜苦读,上官游仪与往常一样,一个人静静在江边,看着这温情脉脉灌溉了楚国田地几百年的江水出神。
一个月前的婚礼终究是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上官游仪以名音雪运功走岔受伤为理由,取消了婚礼,虽然当时在宾客间引起不小的骚乱,但南楚好文,武道一途本来就知道的少,何况是渡云剑仙这等人物所传授武学。
随后上官游仪在门口,向往来的宾客一一致歉,这光明磊落的傥**姿态,不说其他,礼节上就无可挑剔。也让在场的人都信以为真,若是真出了岔子,上官家努力遮掩还不来及,怎么会这么堂堂正正,明光正大。
只是坊间还是有不少流言蜚语传出,这事也让上官家大失颜面。为此上官苏弘为了不影响家族声誉,辞去了家主,这才让谣言渐渐平息。
有些东西平息了,但心中的伤心,却怎么也愈合不了。
上官游仪看着水中的倒影,除了苦笑还是苦笑,除了自嘲还是自嘲。
一个女子宁愿逃婚也不下嫁给自己……
除了厌恶,他想不出其他解释了。
远方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梵唱之声,他抬头看去,隐约看见一处阁楼,才想起今日是两年一度的法禅大会。
江边处走来一位年迈老僧,身穿袈裟,白须白眉,头顶九点戒疤。
老僧走到他的面前,问道:“施主在看什么。”
上官游仪并未回头看这位老僧,只是轻轻摇头,“我不知道。”
老僧一指不远处的河岸,又问:“施主看见了什么。”
被情殇所困的上官游仪也不问老僧来历,也不关心,只是朝他所指方向看去。
江边有人踏青放风筝,嬉笑玩乐正到酣处。
老僧与少年皆不言语,只是看着那个风筝在那些人的笑声中,越升越高,越飞越远,最后江边吹来一阵大风……
游丝一断,风筝再也牵绊,随东风而去,消失在天际,不见踪影。
只留下持线人的扼腕叹息声。
老僧双手合十道:“施主悟了吗?”
上官游仪反问道:“我能悟吗?”
老僧答道:“施主与佛有缘,既然知道留不住,何苦不放手,不属于你的,也不愿,亦不喜被你束缚羁绊。”
上官游仪低头悲声道:“可我忘不了。”
老僧不语。
上官游仪抬头,看着那名老僧,如溺水中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眼神希冀问道:“佛法能让我忘吗?”
老僧叹息,究竟是痛到了何处,才希望解脱。
他问:“施主想忘吗?”
上官游仪迷茫道:“我不知道。”
随后他请求道:“请大师为我剃度吧。”
突然,也不突然。
“那施主随我去了禅寺吧。”
上官游仪转头看向汨罗江,表情凝然不动,清风拂面,扬起他鬓角青丝,有几丝凌乱地覆在他苍白的面颊之上,越显沧桑凄楚。他
面对江水,一扫衣摆,跪在汨罗江之前。
儒家天地君亲师,若还有值得他一拜的,也只有这养育了六百年楚人的江水。
“就在此剃度吧。”
老僧无奈一叹,从袈裟里取出一把剃刀,竟是早有准备。
晨光微风中,上官游仪轻轻闭上双眼,长发青丝,寸寸落下,伴随着微风,落入江水之中,一去不回。
那年,他们在此相会,那年她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