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祸的是楼兰的国(2 / 3)

加入书签

此刻为本也涉及其中,却不被任何传唤昭文的端王妃说话,就没有开脱之嫌?董尚书同样自语书法丹青大家,更将端王妃视作胜出自己的后辈而骄傲,温妤不懂龙章为何,董尚书难道不懂?胜出尚书的端王妃又有何不懂之由?将明知是个祸端的东西送到温妤手中,这又是何居心!”

“你……”

“曲兮!大胆!”

在董成反应过来之前,皇帝不冷不淡的将萧锦遇叫住,萧锦遇似乎也被自己的父亲叫醒,当即回身,抱手俯首,诚恳请罪。

“父皇,此事诸多疑点,若不妥善处理,真以一个结果论对错,怕是真要动了我大夏根基的,温妤受屈是小,可能在她身上做文章的人,实在太多了,还请父皇三思。”

皇帝沉吟,似乎看出他的犹豫,温妤知道自己有了转缓的余地,而同样看出这个转换余地的还有萧锦程。

这个事事关他的王妃,龙章引发的祸国事端争执到现在,他不说话不表明立场,似乎也有点说不过了?过后反倒有陷害之嫌,当即他也抱手出列。

“儿臣也觉七弟言之有理,既有疑问,理当查明,而潋淑郡主。”

他微微转头看了她一眼,恰巧温妤此刻也在看向她,只是四目暗暗相对,谁也不见得有多友善。

她到现在却还有这份精神?倒是让萧锦程意外,隐笑,他道。

“无论是否委屈,势必不能像往日那般纵容了,当然,她这个谏言令,也不要再担任。”

皇帝虽然给刚才那首诗词当中的【掌乾坤】,气的下了决心,可此刻给萧锦遇吵的也醒悟过来,意识到温妤现在的身份。

碍于刚才只有萧锦遇一个秉承这个想法,他也不好太快转缓态度,只好保持沉默,可此刻萧锦程这个本该是对立面上的人开口了,他便有这个台阶下了,不管这个儿子的目的为何,他唯一清楚的是温妤还真不能处死了,不仅如此,他还得保证在云晏离来迎娶之时,她确实得平安才成。

思量着,心下已经有了计较,当即道。

“既如此,温妤便撤除谏言令之职,送与青鸾寺代发修行修养心性,本身身体也不好,就当静养吧!待三年后楼兰迎亲,也好不让翼玄殿下挑我大夏过错,今日之事,便就此作罢,不得外传!”

他这样松口,一些畏惧与楼兰兵强的大臣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当即纷纷相对恭维。

“吾皇圣明!”

于是别有居心的陷害,甚至包藏祸心的阴谋,便这样不明就里落下尾声,端王妃究竟知不知自己所送书法是个致命的东西,那首大逆不道的诗又是否真是出自潋淑郡主之手,谁也没有再去准问,好像所有人都这样忘记,其中疑点,也便这样被人遗忘一般。

除了温妤这个本该是大夏第一任女官的郡主受了【罚】,谁也没受牵连,而在外面等着的长公主,也只象征性的被通知,潋淑郡主必须送到城外青鸾寺,没有原因,没有申辩的机会。

“就这样吗?这么大的风波,就让妤儿一个人来担,送书帖的人,以及送书帖的目的,都不必清楚?”

她不甘的问着送温妤出来的文如梁。

文如梁对她这样的愤怒也我无法,摇摇头,他只能劝。

“好在,人没事,再追究,怕是就要掀起更大的动乱了。”

长公主怒。

“乱便乱,临安城乱的又不止一次不止一天了,他们敢对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下手,还怕人揪出他们的狐狸尾巴吗?”

“公主!”

温妤抓住她手,叫住她,文如梁也看看周围有移过来的不善目光,那些目光,无一不是如同户部尚书董成这样的大臣。

文如梁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