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回千里澄江似练,一笑倾城五(2 / 3)

加入书签

现查明贵妃李氏口蜜腹剑蒙蔽君心勾结宫人串通乱党谋害东宫太子文德,罪证确凿,,罪当凌迟,姑念李氏抚育皇子景有功,特准李氏自殉,钦此天祥七年戌”叶重天单手托抬魏中帝的遗旨,喝令李太后自裁,以谢帝恩

“胡说这是狡诏那份圣旨是假的”旧梦来袭,李太后歇斯底里地喊道

叶重天笑笑,手换个方位,把遗旨传给魏中帝的兄弟即魏景帝的皇叔永谦王,皇家宗室的族长

永谦王仔细辩别,道是真地;又传给其他旧臣重臣,三代老臣涕泪纵横,纷纷道这就是先帝爷的手笔错不了,假不了

李太后不信邪地抓过圣旨,一看,那原本空白的地方,多了一个朱红的帝王玺印

这封印,她记得早就叫儿子景帝毁掉,换用印

一定是叶重天摸刻这印,李太后以为抓住把柄,正要反说叶重伪造国玺她一抬头,却见叶重天温然一笑,手中托的正是魏景帝声称的已被毁的旧印

“贵妃娘娘,您养了一个好儿子”叶重天不忘下落井石,刺激一二

见状,一向以高贵坚强的不倒形象示人的李太后,缓缓倒地,软绵绵地模样让她看起来像老了二十岁

魏景帝心眼多,又不愿受母妃李太后制约,就一直留着这旧印,等待哪天把这旧印派上大用场现在如其所愿,用这印灭了李太后,可惜,两母子谁也没落得好

永谦王眼神一闪,伸手要看旧玺印,叶重天手腕一转,隐起那印他曾是掌印太监头子,除了皇帝只有叶重天才能碰这玺印倒在情理中,永谦王笑掩去尴尬,退回人群中,看叶重天这个宫廷旧人执法,把鸠酒强行灌入李太后嘴里,送她上路

叶重天指挥小太监们打扫场地,迅带太后的尸身退场

后面,叶重天究竟有没有拿李太后做活标本把当年她施加在他身上的酷刑一一在仇人上面演示回来,那是题外话,不提

回归主题,李太后被除,司马昶很快恢复健康,做两件事,一是褒奖今天来贺寿的官员,忠君爱国;二是改宗室这事众官心里已隐隐有数,但听宁帝说破,还是大吃一惊

帝竟是先文德太子的遗腹异血子

原宣同总督顾照光竟然忍辱负重如此

多少陈年旧事在众人心头翻涌,只能叹息:原来如此

永谦王听得顾家保皇,说要重给顾家正名声,树威名,重铸顾家祠堂,让天下人都供奉此举得到文武百官异口同声地认同

还是裴少俊,走出人群,向帝请命:立顾家忠良后人郦山公主为后

所有官员的口径,在这个时刻也惊人地一致郦山侯府顾家为保住这正统嫡系皇位继承人,付出多大代价,这样的忠臣不封赏岂不寒天下志诚之士的心,如果不厚赏又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人

顾家女荣登后位,那是毫无疑问的事

不过,鲍文同、邱光仁等老臣忽然想起要命的一茬:东宫太子已立,那不是顾家姑娘的儿子

众官员受提示,一寻思,还真发愁因为李太后伏诛前,明说有海陵王府的人参与弑君计划,但叔英伯党、叶重天等人却没有直接证据海陵王死于混战,海公公、徐雅言等人却在关键时刻,反水李家人,一跃转成护君功臣

海徐既有这样的身份功劳在,东宫太子叶小深的地位加稳固,轻易动不得

何况,顾家琪还没儿子

司马昶就叶小深一个儿子,不立他,就得担心重复不久前的国无君乱象这是群臣与老百姓整个国家都不容许的事

因此,众官员刚刚赞同选顾家女为后,又因为忧心造成深宫谍血而打消激动的念头

君臣之间气氛,有点凉

司马昶随意甩甩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