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金穗剑生出乌国文字(2 / 4)
个身影如同幽灵一般,同时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剑柄。刹那间,剑光如闪电般划破虚空,然而,这道剑光劈开的并非实体,而是那缠绕在农脉深处的罪业锁链。
伴随着一阵清脆的瓷器破碎声,锁龙井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击碎了。与此同时,双菱的灵体突然绽放出耀眼的青光,她背上的胎记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竟然脱离了皮肤,在空中迅速重组,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荒政十策》真文。
那被篡改的条款在真文的照耀下,如同冰雪遇到阳光一般,瞬间土崩瓦解。而那些原本被魔教小鬼紧握在手中的田契文书,也在没有任何火源的情况下,突然自燃起来,化为灰烬。
上官乃大凝视着逐渐变得透明的双菱,心中恍然大悟。原来,她才是这整个阵法的真正阵眼!他终于明白,为何全真道长当年会忍心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封入地脉之中。
就在这时,少女心口的玉锁突然炸裂开来,锁芯处原本应该藏着钥匙的地方,此刻却露出了半截沾血的量田绳——那正是永昌九年刑场上断裂的那根!
初代稷神的惨叫如同一道惊雷,在山谷中回荡,震得山石摇摇欲坠,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之颤抖。
上官乃大目光如炬,紧紧抓住手中的量田绳,毫不犹豫地将其甩向那深不见底的锁龙井。只见那绳子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直直地飞向井底,准确无误地套住了正在缓缓升起的青铜棺椁。
就在这时,金穗剑在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如同一道闪电,斩断了最后一根因果线。刹那间,人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三百农户的魂魄从碑座中冉冉升起,他们的身影虚幻而透明,手中紧握着锈蚀的农具。
这些魂魄们动作整齐划一,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他们用手中的农具,轻轻地耕耘着那弥漫着魔气的土地,将那黑色的魔气一点一点地翻耕成带着晨露的新泥。
地脉深处,突然传来一阵低沉而悠扬的嗡鸣,宛如晨钟敲响,传遍了整个山谷。这声音仿佛是大地的呼吸,带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上官乃大破碎的元神在这嗡鸣声中开始重组,每一块碎片都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百姓们春耕的画面。他看到沐阳的稗草籽在新泥中悄然发芽,嫩绿的草叶间,托起了七十二州孩童们诵读《荒政十策》的虚影。
双菱的灵体彻底消散前,突然将最后一丝精魄注入上官乃大心口。御史官袍下的青铜根须瞬间开花,那些带着露珠的稻花中,浮现出初代稷神被十二道农脉锁住的真身。
\"该结束了。\"上官乃大踏着稻浪走向青铜棺。棺盖开启的刹那,他看见里面躺着的不是魔头,而是三百年前剜心镇魔的自己——那个自愿将善念封入地脉,任由恶念化身初代稷神的真正农神!
金穗剑刺穿心脏的瞬间,时空长河泛起涟漪。上官乃大终于读懂《荒政十策》终章的真意:所谓量田,量的不是土地,是执政者愿为苍生舍命的决心。他的鲜血染红十二道农脉,那些被魔气污染的青铜地面,在血光中绽放出带着稗草清香的稻花。
当最后一缕魔气消散时,青峰山巅的无字碑突然浮现铭文。不是朱砂刻写的律令,不是青铜浇铸的谶语,而是三百农户用锄头凿出的民谚:
\"官袍染血处,青苗自参天。\"
锁龙井的翡翠泉突然泛起油花。上官乃大俯身掬水时,掌心赫然映出乌国皇陵的倒影——三百青铜棺椁悬浮在岩浆之上,棺盖上用朱砂写着《青苗法》篡改条文。
\"御史大人!\"田间玩耍的孩童突然齐声高歌,\"稗草结双穗,官爷夜磨刀...\"童谣未止,新垦的田垄突然裂开,钻出的不是青苗,而是缠着乌国符咒的青铜稗草。
上官乃大官袍下的稗草根须突然暴起。那些本该纯净的根系此刻爬满霉斑,每处霉斑里都蜷缩着个脖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