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探望母亲,心初定(1 / 2)
第二日清晨辰时已过,赵嬷嬷站在廊下,轻声问着值夜的小丫鬟紫菀:“小姐可醒了,昨夜睡得可好?”
紫菀正要回话,就听见屋内婉瑜柔声的说“嬷嬷,我醒了,让人进来伺候着吧。我还有事要吩咐嬷嬷呢。”
赵嬷嬷嘱咐了紫菀打水给小姐净面,又吩咐小丫鬟去厨房端早膳,便缓步进入了寝室。
婉瑜这才抽空细细打量了起赵嬷嬷。此时的赵嬷嬷还只是四十许的年纪,个子不高,圆胖的脸庞,皱纹略微明显。身着暗紫色石榴纹比甲并石青棉布褂子,已经浆洗的有点旧,手腕上只戴着一对仿佛颇有些年头的白银缠丝双扣镯。
“嬷嬷,母亲怎样了?差人去打听打听,看母亲起了没?我想去看母亲。”赵嬷嬷听完挑了帘子出去了。许婉瑜正用着早膳,便听小丫鬟来回禀说夫人昨晚上竟是又不好了,半夜请了大夫,好像是吐血了。许婉瑜因担心母亲的身体,着急忙慌的往母亲的博雅苑赶去。
大太太卢氏娘家是河清卢氏的嫡枝,河清卢氏世代书香门第,历朝历代皆有人才入世。近百年来更是才俊辈出,蟾宫折桂者不知凡几。
天和三年一门双探花羡煞旁人,后天和三十二年卢氏父亲,许婉瑜的外祖父更是三元及第,光耀门楣。清河卢氏一时成为文人清流的楷模,冠冕不绝,簪缨不替。
因是世代书香门第,卢氏女常嫁与文人清流,甚少与勋贵世家结亲。卢氏的父亲年轻时曾在外求学游历,和老侯爷相识,机缘巧合下老侯爷救过外祖一命。当年,母亲卢氏及笄,上门求娶之人甚多,老侯爷为着侯府着想,生前厚着脸皮替父亲求娶了卢氏,使得母亲尚未入门就得罪了祖母。
大太太卢氏所住的博雅苑是个三进的大院子,正中的北房是正厅,平时用来会客,召见管事嬷嬷议事。东厢房临窗放着整套红木雕葡萄纹嵌理石圆桌、凳,是平日用饭的地方。西厢房则是寝房,再往里还有一间小净房,净房有一扇小门朝北向开,方便从第三进的后院送热水进来。
一进院子,母亲身边陪嫁的方嬷嬷就看见了许婉瑜,说“我的三小姐啊,你病还未痊愈,这般慌慌张张的跑了来,夫人知道了要担心的啊。”
婉瑜也不接话只由着小丫鬟掀开门帘,径直穿过正厅,往西厢房走去。
西厢房挨着北边墙摆着一张螺钿敞厅拔步床,姜黄色的绸帐挂在了床柱的铜钩上,**侧卧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那妇人长了一张鹅蛋脸,眉如远山,星眸皓齿,上身着月白蝶纹对襟短袄,下着鹅黄色挑线裙,细致乌黑的长发,散披于双肩之上,脸色略显苍白,嘴唇也没有什么血色,眉间淡淡的“川”字纹,使她原本姣好的面容更增添了愁苦。
许婉瑜快步走至床榻边,细细凝视着榻上的妇人,哽咽着唤了一声“母亲”。
她的声音不大,**的妇人似乎很是倦怠,待看清楚来人是许婉瑜的时候,却仍是努力打起精神,笑着朝她招手唤道:“婉瑜怎么过来了,不用担心娘亲,我只是偶感风寒,将养几日便没什么大碍了。你身子可大好了?”
边说着边要伸手拉婉瑜,眼神慈爱的看着她,竟是半分责备也没有。母亲还是记忆中的样子,温柔而隐忍,从不在自己面前流露委屈,也从不抱怨。想着因为自己的不懂事,母亲竟是病的如此厉害,便扑到床榻边,半跪在母亲身边,双手掩面竟悲从心生“呜呜”地哭了起来。
许婉瑜自重生后,一直压抑着不安和心酸,在看到母亲卢氏的那一瞬间,所有情绪都侵袭而来,越发的难受,止不住的痛哭。
母亲见婉瑜哭的凄惨,不由得愣了愣,她将手轻轻的放在女儿的头上,摸了摸,柔声问道:“这是怎么了?我们平日里活泼爱笑,风风火火的三小姐竟然哭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