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到底能挣多少钱(1 / 2)

加入书签

第245章

大锅咕嘟咕嘟热雾翻腾,洪耘用笊勺捞出热卤,分装到两个砂锅里,再放入竹篮。

浇上小半锅卤汁,顾宝如立即用棉布将砂锅包裹覆盖起来,把热卤的温度封存在锅里;

剩余的肉干和炸鸡架,就用油纸裹成小份,塞到砂锅和竹篮缝隙之间。

“街上人多,千万得拎稳了,撒了热卤,底下的肉干和鸡架也会窜味儿。”

送两人出门,章桂皱巴着一张老脸,再三叮嘱。

竹篮比木篮子轻巧,但里头装满了,拎起来分量感也是沉甸甸的。

各自拎着篮子,顾宝如跟芳姑的目标无比明确,一齐奔向县里最热闹的长乐下街。

到了下街,耳边人声鼎沸,行人摩肩接踵,尽管街道仍有些湿漉,也抵挡不住摊贩们的热情,一个比一个嗓门洪亮,吆喝的词儿从嘴里溜出来,一句比一句精彩……

就连两旁的店铺,也不甘示弱,店伙计们纷纷站到屋檐下来,甩着巾帕,乐可可地招揽生意。

竞争这样激烈,顾宝如跟何芳姑好不容易挑了处僻静的屋角,赶忙也商谈了一套响亮的吆喝词儿,接着就分开了。

何芳姑直奔热闹的码头,顾宝如留在长乐下街。

不多会儿,双方就消失在彼此视线范围里,做起了自己的买卖。

热卤在铺子里,本来是按斤两称卖的,但她们临时要走流摊,一时间寻不来合适的戥秤;

于是离开铺子时,热卤早就用细细的干芦苇杆子绑好,分成同等重量的小份,浸泡在砂锅里。

所以竹篮子虽沉甸,里头能装的热卤、肉干和鸡架,其实每样仅就十余份而已。

顾宝如抛开杂念,一门心思地沿街吆喝。

街上热闹的很,今年收成不错,年末了,过了一整年清苦日子的百姓,无论平日里多抠搜,这时候也舍得花些银钱犒劳自己的肠胃。

宝如跑到路人身侧,挨个儿挨个儿地询问,嘴巴像涮过蜜油似的,讨喜圆滑:

“大娘/大叔/婶子/婆婆/奶奶/爷爷……祝您明年发大财;

新鲜出锅的上好热卤、肉干、鸡架子,鸡腿鸡翅鸡爪子;

大人吃了粮仓满,小孩吃了身体壮,生意人吃了鸿运旺,读书人吃了中状元,要买点儿回家过年吗?”

这些词儿从她嘴里跑出来,起初还有几分生疏,但说了几遍后,就顺溜多了,语速也跟上去了。

她眼睛往衣着各色的人群一扫,逮着哪个人当目标,往那人身侧一站,嘴巴就跟放鞭炮似的,吐出一连串讨喜又讨巧的话来,尽管口音和乌头县的不大一样,仍旧听得人喜笑颜开。

因此,宝如很快就成功卖出了第一份热卤。

铜板身前斜挎的褡裢里,她胸腔里仿佛藏了只喜鹊,在心里喳喳的报着喜。

卖出一份热卤后,宝如信心顿时大涨,迎着寒风,脚步轻盈如燕雀,愈发卖力经营她的营生。

在闹市里转了一圈,顾宝如双腿开始酸胀发麻。

她倚在街边一间铺子墙角,缓缓踮脚半蹲下去。

舍不得把竹篮放在湿黏脏污的地上,就用膝盖垫着。她蹲在地上,背脊靠墙,前脚掌触地,后脚跟高高立起来,承托着臀部。

双臂环抱着竹篮,距离这样近,鼻尖能嗅到篮子里的肉香味,她贪婪用力嗅了几口,仰起头,闭眼想象自己吃上了篮子里的熟食。

片息后睁开眼,入眼便是蓝得无比澄澈的天。

昨夜被大雨浇洗过,今日天色很好,冬日阳光很是珍贵,暖融融地笼罩在她身体上。

从天边收回视线,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