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浅底屋子船(1 / 2)
第168章
金陵江面波光粼粼,涛涛水流在毒辣温度下,翻滚不停,仿佛也叫这毒辣的温度烤沸腾了似也。
一到日光下,眼皮就受不了眯成条细缝,码头上最耐晒的搬运工,也挑遮阳的地儿躲懒去了,四周只有树影下能见着活人。
渐渐的,暗处监视的人就变松懈,也不得不寻找遮阳解暑的地方躲去了。
顾宝如两人蹲在树林边沿,头顶有油布伞,和稀疏的树叶遮挡一二,也被热得浑身似火烤。
观察到监视的身影消失,顾宝如低声对何芳姑打了个暗语,两人便悄然钻进树林里。
林子里极少人行走,只被踩出一条弯曲歪扭的小路,坑洼不平。
收了油布伞,两人要顾忌着乔装,步伐倒不匆急,有条不紊地沿着小路,避开金陵江岸人多的地方,一路往矮坡上走去。
寻了一处树丛茂密的高处,两人小心翼翼踩实了步伐,站在陡坡边沿,腾出手来,紧紧搂住身侧一棵歪脖子树。
从这儿望向江面,虽然距离远,但因为站得高,视野开阔了不少。
前方码头上的一切情形,都尽收两人眼底。
“芳姑,你觉着那艘船比较好?”顾宝如仿佛只猴子,右臂环着树干,左手轻轻碰了碰何芳姑胳膊,指向远处的金陵江渡头:
“你看那艘乌篷船怎么样?”
乌篷船是江岸上较为常见的民船,渡江去羊角县,搭坐的就是这样式的乌篷船。
宝如将心里的考虑说出来:“我看一些渔民,还有渡江的船妇也是撑用它,价格咱们应当负担得起。”
“这船是用来过冬的,不能只考虑价格方面。”
何芳姑目光停留在一片金粼粼的刺目江涛上,好一会儿才挪开,望向坡下一棵绿树,使劲儿眨了眨眼睛,低声道:
“你瞧那乌篷船前后都只有一道帘子遮掩,到时天寒地冻的,无遮无掩,四处漏风,身体哪熬得住?”
得了风寒可不是小事,何况是在船上病倒,那彼时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眼睛盯着江面,久了即便挪开,视线范围内也有两片黑影,黑黢黢的如同鬼影,冤魂不散似的跟着视线移动。
两人眼睛都有些受不了,不约而同盯着坡下的绿植,使劲儿眨眼睛。
顾宝如掏出布帕,轻轻摁住眼周,手指隔着布料轻轻揉了两圈,再松开,眼睛舒服了些,道:
“那……会不会有带木门木窗的乌篷船呢?如果能像正常门窗一样开关,天冷时往漏风的缝隙塞些棉布,应该能挡一挡寒气。”
说着,宝如眼睛再次回到远处的金陵江上。
她指着停在岸边的一搜官船:
“我看那些官船上是有门窗的,既然能做门窗,那乌篷船说不定也可以。”
“可是,乌篷船终归小了些。”何芳姑还是不太认同,道:
“宝如,冬日要在江上,食物水粮,再算上御寒的衣物棉被,乌篷船那点位置,可能会比较逼仄,我怕人在里面转不开身。”
顾宝如略微思忖,点了点头,只好再重新观察,把乌篷船排除在外。
日中的江面,极少看见行船,船只几乎都泊在岸边,一动不动。
船不动,两人想要全方位观察船只,就极其困难,只能远远眺望着,猜测船身的其余三面是什么样式和构造。
那些大的商船、官船,太过招摇,她们自是不会考虑,中型的客船和平船,行起船来也有些不便,根据以往在鱼棚干活儿时观察到的,有些船一个人是很难开驶起来的,需要不少苦力,在暗中出力,船头需要掌舵,船尾需要摇撸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