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节 收回东交民巷(2 / 5)

加入书签

厌烦,想要找些新鲜感,不是吗?”

李秉衡心中一动。对方话里的意思瞬间被他捕捉到了,于是笑着说道:“当然,公使先生一直是我们中国的友好朋友,请这样的朋友做客,也是我们的光荣。我正式的邀请您,去我在南京的家作客,希望您能够体验到家的感觉,那样的话,说不定可以取消今年的探亲,省的旅途劳累。”

他仍然称呼他为公使大人,让朱尔典心生喜悦,这是个友好的开始。

他大笑了起来,连抽了两口雪茄,拍了拍衣服上的烟灰,说道:“李先生还真是个风趣幽默的人,让我以为不是在与中国人谈话,而是一个来自家乡的友人。”

的确,李秉衡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让他心生好感,也让他放松了

备。

“哦,对了,今天有赛马会,几位来自英国的伸士想要一同外出踏青,不知道两位是否感兴趣?”

莫理循知道这是在华英国公务人员的例常聚会,显然朱尔典是在释放善意,想要介络英国在华人员,以便于迅展开谈判。

他一口答应下来,乐的如此,在他心中,还是希望中国能够与英国走得更近些,甚至能够摆脱德国与美国的影响。

朱尔典是个中国通。知道眼下气氛良好,再谈政治军事有些不合时宜,更何况对方已经明显的暗示了合佯的可能,那么,有些事还是留到晚上的酒桌上谈最好,这

五月的天气不冷不热,正是除外透气的好日子,李秉衡当然不想错过。

这次陈友仁并没有跟来天津,而是在北京处理相关事宜。

美国与荷兰两国正式交还了在北京的军营及其地产,并且之前已经签订协议的各国纷纷交还了在京津的各项特权,德国与奥匈等国则第一时间交还了天津租界。

李秉衡网到天津,在见朱尔典之前。就出命令,让国防军准备接管英法等国在北京的军营,并且进驻东交民巷使馆区。

北京外围的国防军迅北调。所以进驻北京的其实是后调的南京卫戍师,其实就是第一般导师。

李秉稗拜访朱尔典时,教导师正好正式进驻北京,进入前门后特意调整路线,向右转弯。全副武装并且配齐了所有标配装备的部队排成方队,浩浩荡荡地通过东交民巷使馆区。

英国、法国等国的使馆门窗紧闭,使馆人员躲在玻璃窗后向外窥探。有的还偷*拍照。这个自!咖年《辛丑条约》以来一直被帝国主义盘踞的使馆区,今天第一次任由中**队和人民自由出入,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煞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过击北洋军的形象深入他们的心灵。而此刻南京政府领导下的国防军给了他们更加强烈的震撼。

这次第一般导师的目的就是为了渲染兵威,以武力让英法等死硬分子低头,接收北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最为紧要的便是面对列强在华特权问题,其中先要面对的便是东交民巷“使馆界”的特权与驻兵。

外国列强在中国楼取“驻兵权”在北京等地建造兵营,是旧中国任人宰割、欺凌的象征。咖年口月7日。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规定“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居住”

当时在东交民巷“使馆界”内单独设立兵营的有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等7国,加上后来的几国,有十余个国家在北京有军事力量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陈友仁领衔的外交部决定以北京市军管会的名义实施接收行动,南京卫戍师迅组织建立北京军管会。并且着手将华北军区司令部从山西转移到北京来。

各方人员在市军管会召开联席会议,制定了应对措施和“先礼后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