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节 诡异的政府继承(3 / 8)

加入书签

过不断学习与探索,熟悉竞争规则,加强创新力度,将中间技术的正面效果广泛地应用与传播,促进最终产品的完成,扩大制成品的出口,从而不断缩小与外企的差距,逐渐与之抗衡。

这就是所谓的“干中学”效应。

引进外资的弊端当然也很明显,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吸引外商的重要因素,但是国内并没有如愿形成完善的最终产品市场。

外商垂直型的投资多为进料加工,这就使在华的贸易演变为加工贸易形式,也就是说,在华的生产线只是加工链条。

外商耗费我国的资源进行没有节制的生产与开,而最终的成品又可以在我国广阔的市场上大量销售,既避免了在本国生产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又获得不菲的利润,可谓一举两得。

中国不但要承受环境的压力,而且还要承担出口贸易增加时实物在中国市场的效应,虽然在这个时代不太明显,但不得不防。

对于李秉衡来说,弊端再多,还是让他直接无视。

不为别的,引进美国资本可以拉近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提前与这个,还未崛起的强国打好关系,大量在华资产,将会使得美国面对中国问题时就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在东北,英法等四国对于美国资本的大举进入无可奈何,即便他们反对,也无济于事。

中国与南华的强硬态度坚定了美国人开东北的决心,欧洲战争阴云笼罩,随时可能爆战争,这是美国独霸东北,甚至独占中国利益的最佳机会?

他们不可能错过,也不会傻到放弃这个机会。

美国在中国投资的项目越多,在华资产越庞大,就越是对中国投鼠忌器。

他们在谋求遏制日本的同时,也在警惧南华与中国,尤其是一个拥有四万万人口,地大物博的远东大国。

为此,美国在海军问题以及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铁路、修建码头、开挖矿山等项目上给予便利,一直在施加压力。

而南京政府一直在让步,一直在“听从”美国的“劝告”接受美国的影响,这让伍德罗威尔逊感到万分欣喜。

他认为“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是非零和的”也就是说,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合作与协调为手段来解决国家间的矛盾,规避冲突和战争从而实现双赢,这种双赢在当时就是集体安全体制。

美国目前成功的在中国实现了集体安全体制,避免了中国陷入与英法等国的战争,介。心独占了在中国的话语权,泣当然是前所未有的胜利

不可否认,威尔逊是亲华的,也是极为友善的,认为组成社会体系的人的根源是可以被转变的,其观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性善论。他的这一学术思想来源于启蒙运动时期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人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克服固有的缺点而日臻高尚,人类社会也将藉此走向文明。

李秉衡对他有深入的研究,当初在他竞这时,就通过华尔街向他提供了大笔的资金,这次德弗兰国际投资公司等在美产业大规模的向东北移植,也是威尔逊的回报。

尤其是中国承认双重国籍,使得海外华人欢欣鼓舞,纷纷回国创业,或是购买美国在东北投资的公司股票,以及中国行的振兴东北实业债券、东北铁路债券。

“光华,我们在欧洲行的第三批铁路债券已经销售一空,是否进行第四批的债券投放?”

自从丁德去了欧洲之后,石清霜成为了他的财政顾问以及金融顾问。

而石清霜也总是捡他想听的及时通报,并不过分打扰他。

看着静静的站在那里的妻子,心中满是安宁,既然已经失去了一些,那么必然要珍惜拥有的一些。

已经有六个月身孕的石清霜看起来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