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节上海与伦敦同时捞金(1 / 5)

加入书签

社卜海。先华银行、四明银行、中园诵商银行、兴岖银抑华人资本银行近并来同气连枝,同攻互守,与外资银行全面抗衡。成为了洋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多次设法挤兑、设陷阱、造谣等手段,妄图打压这些银行。

随着资本的不断壮大,这些华人银行势力渐成,已经能与外资银行在多项业务上分庭抗礼,毫不畏惧对方的打压。

今年以来的橡胶股票热潮中,这些华人银行无一例外的拉拢了一大帮的钱庄,进行股票投机活动。

洋人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本来就是一个因伦敦市场上橡皮价格暴涨,一些在上海的外国人设计的橡胶股票骗局。

他们吹嘘自己在国外有大批橡胶园。购买他们的股票可以财,引的众多做财梦的中国老百姓纷纷抢购股票,最起劲的是中国特有的钱庄。

此时上海钱庄业处于兴盛时期,一切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的票据清算需通过钱庄办理,当时钱庄对工商业的放款不亚于银行,由于钱庄资本大都不充裕,而放款数额很大,也需要向银行借临时贷款即拆票或以票据贴现的方式向银行贷款以资周转,四明银行毫不例外也与钱庄生了大量拆放关系。

李秉衡并没有阻止他能影响的银行团对这些钱庄的拆解,反而加以支持,毕竟国内把钱都存在钱庄的大部分都是老百姓,让他们能够在股票热潮中赚些钱也是好事情。

而且这些银行拆借资金的钱庄无一例外的都是他将来准备拉入银行体系的钱庄,许多都有着良好的口碑,之前也有对民族工商业融资的良好记录,让他们壮大起来,将来对民族工业也有好处。

不过今天这些钱庄却跟拆借的银行如四明银行闹了起来。

“我们不管,之前看股票确实翻了数番,保险起见卖出也是好事,冉故股栗偻然在涨,你们却要收回拆借款,不让我们继续投入?难道坐视股票攀升,错失赚钱良机否?”嘉余钱庄的老板刘文末愤怒的朝着司徒岳喊道。

四明银行导光华银行等几家银行在金融街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专门由司徒岳坐镇,从事股票买卖以及资金拆借等业务。

网吃过饭,刘文末就再也按捺不住,前来质询。

不过他也是理屈的,拆借款已经在上月底到期,对方等了这几天才上门逐笔提取,已经给了他转困的余地。

这几天他仍然是留恋股市的涨势,不舍得听司徒岳的话将股票抵押给外资银行,迟迟不肯出手。

司徒岳也拿他没办法,其他钱庄6续已经收回了拆借款,将股票卖出部分,其余的抵押给外资银行以及洋行洋商得到的资金足够他们还了拆借款,并且还能余上一大笔资金。

他们多余的资金不在少数,司徒岳怕他们再次的进入股币,于是提出支持民族工商业,集中资金进行投资的倡议。

“你不是说橡胶股票就快到头了吗?还神神秘秘的,捂住了不让外人知晓,是怕外人笑话你这专家还不如卖猪肉的王阿三吗?那屠户的股票到今天还是没卖,硬是多赚了不少钱。”

司徒岳很是头疼,冷笑着说道:“前段时间我们大笔的出手抛出股票。交易量迅放大,拉升股票价格,这很正常。”

尤其是前几天,司徒岳与各家银行、民族资本家们动员起来,动华人团体与百姓抛出股票,最主要是普通华人团体与百姓,他们这些大机构早就清空或走向外资银行抵押了全部股票。

为了不让这些百姓受到损害,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说服民间游资清出股票上,所幸大部分钱庄还是配合的,因为拆借款收回后,他们的资本正好可以正常流转,扩大业务,做好本分工作,股市的确热了这么长时间了,说不定真的会冷一下。

中国人传统的保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