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南海,我们的海(1 / 3)

加入书签

邓白陶是从中央山脉出来的华族后人,也就是最近归附的“达雅克人”,如今他们的身份证无一例外的在民族一栏填入了“汉族”二字。.他与他的族人们在斯里巴加湾坐船离开了婆罗洲,来到了并不算远的棉兰老岛。

这里千年之前就有华人来此开,他们的后代很多都无法分辨是华人还是土人,虽然并不能说完全被融合,但至少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身有着华人血统。

这月的月初美国人正式将棉兰老岛移交给了兰芳国,理由便是这个未开化的岛数十万土人中,最起码有一半是华人。

李秉衡把这个岛凡是有华人血统的人统统列为华人,在他们的民族一栏填入汉族二字,并且迅的开始在当地组织起华人体系的基础教育。岛数十万人口,就这么被大笔一划,全部变成了华人。

这个岛最近一段时间热闹非凡,不断地有外来人迁移过来,这里面既有邓白陶这样的婆罗洲华人,也有从菲律宾过来的华人,甚至还有菲律宾土人。后世人类研究学家证明,菲律宾人有百分之九十有华人血统,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人自己也不知道这一点。这实在是华人历史的一大败笔,一个无法磨灭的创痛。

在一些人刻意的宣传下,兰芳国在菲律宾土人眼中是个富裕的国度,就连美国人都愿意跟他们交朋,并且将棉兰老岛送给了他们。兰芳政府已经许诺,将帮助愿意去棉兰老岛开的人提供一切必要的物资与器具,并且耕种土地过一定的年限,就能完全拥有土地。况且兰芳对有华人血统的土人一视同仁,同样享受华人国民的待遇。在种种**之下,许多菲律宾土人拖家带口的投奔棉兰老岛,短短的一个月不到,就有三万多菲律宾土人迁移到此。

棉兰老岛将是一个很好的示范点,一旦迁移到此的人得到了足够的好处,那么他们将自动成为活广告,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兰芳的一分子,使兰芳迅的掌握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这些人还将保持忠实,因为,他们的兰芳国民身份证的民族一栏统统为汉族。

邓白陶到了棉兰老岛后,自动成为了他所属的垦荒团的团长,管理日常事务,以及联络级机构。

这样的垦荒团批就有数十个,一到了划分好的土地,就有部队官兵给他们分生活必需品。房子是木头与石头盖的,他们到时已经由部队官兵与建筑队盖了一小半,为了不影响即将开展的开,垦荒团的人们迅自组织起来帮助一起盖房子。

到了晚,有部队的人提供帐篷将就着歇息,吃的都是大锅饭。由于白天的活太累,不少人进了帐篷就睡,不一会已经是鼾声一片,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邓白陶则完全没有睡意,还没有从白天的兴奋劲里缓过来。在他看来,这里的土地开是那么的容易。从前他的部族全是靠着自己一步步摸索着过来的,而如今不用他们动脑筋,所有的一切都有专人指导。

那些兵丁说了,等在这里安居下来,边种地边学习如何种地,这让邓白陶觉得无比别扭,种地居然都要学习。

到这个垦荒团的路,他已经依稀的见到了在田间有巨大的钢铁巨兽在吼叫,那个听说是叫拖拉机。还有那一袋袋的散出怪味的东西,虽然没见到什么样,但没人愿意去碰一碰。但就是那些兵丁们说的,这些袋子里的东西可是能给这田里的出产翻番儿。这话说得大家半信半疑,听说这肥料不仅有专门肥地的,还有根肥、追肥等将就,真是大开眼界,这肥料就能做出这么多的名堂。

受益于合成氨与联合制碱项目的成功投产并且进一步迅扩张,化肥工业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与展的机遇。

兰芳的多季稻等作物已经连续丰收,但粮价并没有降下来,农民们手头也富裕了不少。听说政府大量的收购粮食往祖国大6运,那里正遭着灾,安徽等地闹着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