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兰芳复国第三节 防御利器(1 / 3)
李秉衡刚到槟城就有好消息传来,刘广拓已经与福特公司达成协议,德弗兰取得了对方35.5%的股份,只需要付出用于汽车制造的组合机床生产线与一百二十万美元。-.--并且新的t型车的一些塑料部件将向复兴公司订购,等婆罗洲的轮胎公司建成后生产的轮胎也将都供应给福特公司。其实李秉衡手中还有从道奇兄弟手中得到的1o%的福特公司股份,在这之前他已经通过注资完成了对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控股。
为了表示诚意,李秉衡立即将废气涡轮增压理论的实验数据提供给对方,并且提出使用电子点火的概念,以使t型车从问世便可以使得老人与妇女也加入到购车一族。
当然李秉衡并不打算进口t型车,新成立的复兴汽车公司正在研“中华”系列轿车,不仅使用废气涡轮增压与电子点火,而且还将使用v型四缸四冲程动机,将达到35马力,强劲的动力使它可以搭载更多的车用备件,如车门与车壳,而不是像t型车一样的敞篷。另外t型车没有离合器踏板,换档是通过驾驶舱地板的3个踏板完成的,中间的一个踏板是倒档,两旁的踏板分别为高档和低档,而油门通过方向盘后的一个柄来控制。这种驾驶无疑具有挑战性,为了更方便驾驶,李秉衡打算在“中华”轿车试验五档手动与离合器。由于t型车很快就能面世,所以“中华”车的研工作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精益求精。
不光是轿车,农用车、卡车、工程车等都在研行列,日益庞大的产业迫切的需要大量的车辆与工程机械。复兴动机公司根据李秉衡提供的图纸与资料不断的对几种汽油机与柴油机进行改进,在提高功率的同时缩小体积减轻重量。
四冲程双缸风冷式汽油机已经运用在了摩托车,批生产的边三轮5oo1的动机安装在车架内,气缸向两边伸出,并且使用了复兴弹簧公司专门为摩托车开的避震弹簧,虽然较为原始,但是比起其他国家的“震骨车”来无疑要先进很多。二冲程15o1排量的两轮摩托车则受到了南洋各地华恰青年的喜爱,机械式点火系统、鼓式机械制动装置、链条传动使得性能稳定,成为了最佳的代步工具。目前摩托车公司正在研李秉衡提出的指示灯与后悬挂避凝震系统,并且为减轻摩托车的重量而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人员。
霍尔特拖拉机公司南洋分公司最近成功地将9o马力的柴油机运用在了新开的集材拖拉机,相比正在美国销售的汽油机拖拉机,明显具有更强劲的动力,改进履带后更加灵活并且自重更轻。批制造的拖拉机只有履带式,至于制造轮式则要轮胎公司大尺寸的高花纹低压充气橡胶轮胎开成功后才能实现。
李秉衡本来想立即前往拖拉机公司观看,但端纳说冯如与随行众人已经到了槟城码头,所以暂时按捺住了激动的心情。
在码头旁边的复兴公司接待处,李秉衡见到了美国人口中的“中国天才”,绝无仅有的华人机械天才。
没想到刚一见面冯如就拉着李秉衡说道:“李先生,之前你介绍的双飞机我琢磨了一下,喏,这是我画的图纸。”从随身带着图纸夹里取出一叠图纸,向众人展示,“使用三个螺旋桨,两个动机装在机翼…”又拿起笔在面笔画。
李秉衡对冯如这么快就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感到惊奇,两人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他也将新开的飞机用135马力汽油动机与含微量铬锰的硬铝合金向冯如详细介绍,当前并不急于研太过先进的飞机,而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培养一大批的飞机设计与制造人才。
“我的意见是研制单翼飞机,而不是双翼或多翼,并不代表机翼多浮力就大,我们可以尝试看看。另外机体大部分材料为硬铝合金,基本可以承受高飞行时的阻力。”李秉衡提出了将要研的飞机概念。
冯如尽管对这些理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