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数据的伦理(1 / 3)

加入书签

长赢集团顶层会议室,气氛有些沉闷。窗外是繁华的都市天际线,室内,一场关乎集团未来走向的激烈争论正在进行。

集团新上任的首席数据官(cdo)李明锐,一位从硅谷重金挖来的青年才俊,正激情洋溢地阐述着他的“数据金矿”计划。巨大的屏幕上,复杂的图表和数据流令人眼花缭乱。

“……程总,各位同仁,”李明锐推了推金丝眼镜,声音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的兴奋,“我们‘天工平台’目前沉淀的用户数据,其规模、维度和质量,已经超越了国内绝大多数专门的互联网公司!这不仅仅是资产,这是一座尚未被真正挖掘的、足以重塑整个行业的‘金矿’!”

他切换ppt,画面变得极具冲击力:“我们可以做的太多了!第一,精准营销升级。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偏好、消费能力、家庭结构,我们可以将房产销售、家居产品、乃至社区服务的推荐精准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转化率至少能提升三倍!”

“第二,数据变现。在严格脱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打包成行业分析报告、城市洞察产品,卖给家电厂商、汽车公司、甚至是金融机构!这将是百亿级别的新收入增长点!”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重磅的提议:“第三,也是潜力最大的——金融赋能。基于我们对用户资产状况、信用习惯的深度洞察,我们可以与银行合作,推出定制化的房贷、消费贷、理财产品。这才是将数据价值最大化的终极路径!”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不少高管的眼睛亮了起来。百亿级的新收入!这对于一个业务增速逐渐趋于平稳的巨型企业来说,诱惑太大了。负责金融业务的副总裁钱明更是忍不住点头,显然对这个想法极为心动。

“李总监的方案很有启发性,”钱明率先开口,“我们现在融资成本虽然低,但如果能开辟这样一个轻资产、高利润的金融业务,对集团的估值提升将是巨大的。我觉得可以谨慎试点。”

“我同意钱总的看法,”另一位负责营销的副总裁附和,“现在的营销确实还不够‘智能’,浪费了很多线索。如果能更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我们的销售费用可以大幅下降。”

风向似乎一边倒地倾向于李明锐。程长赢没有说话,只是食指轻轻敲击着红木桌面,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坐在角落,一直眉头紧锁的技术总监陈墨身上。

“陈墨,你怎么看?”程长赢点名问道。

陈墨像是被从沉思中惊醒,他扶了扶厚厚的眼镜,语气有些犹豫,但态度明确:“程总,我……我觉得有问题。数据挖掘的边界在哪里?‘深度洞察’意味着我们需要分析用户最细微的行为,甚至推断他们的家庭矛盾、财务状况、健康隐忧。这……这已经是在窥探隐私了。”

他看向李明锐,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的执拗:“李总监,你提到的‘金融赋能’,本质上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设计出用户难以拒绝但对我们更有利的金融产品。这和我们一直倡导的‘科技向善’,是不是背道而驰了?”

李明锐似乎早有准备,从容应对:“陈总监,我理解您的技术洁癖。但在商业世界,数据就是新时代的石油。我们不利用,竞争对手也会利用。而且我们是在合法合规、用户授权的前提下进行。这怎么能叫窥探隐私呢?这叫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陈墨反驳,“当系统比用户自己更了解他的弱点时,这种‘服务’还是服务吗?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操控?我们现在能阻止第三方作恶,难道自己就要成为那个作恶的人?”

“陈总监,您这话就严重了!”李明锐脸色有些不好看,“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换。我们用自己的技术和数据能力,为用户提供便利,为企业创造价值,何错之有?难道抱着金饭碗饿死,就是高尚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