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璟仙辞宫萧楚河助行(1 / 2)

加入书签

此时皇宫因先前动乱正严密排查。若非萧楚河亲自引荐,璟仙公公恐怕早已被禁军当作刺客拿下。

明德帝虽命在旦夕,但心结已解。曾经最亲近的兄弟为了皇位自刎法场,他也只能背负愧疚,给予琅琊王一个反贼的罪名。

如今琅琊王得以昭雪,他的心结也算解开。只是,心病虽去,身体之疾却无药可医。

萧楚河进入时,明德帝正服药。他带着璟仙公公静静等候,直到皇帝服毕才入殿。

刚进门,萧楚河便察觉守卫明显加强,数道目光直指璟仙公公。

明德帝勉强坐起身,靠在书案前:“还有何事?”

萧楚河率先开口:“璟仙公公已将瑾言手中的百官联名书取出。早在琅琊军进城前,真本便已被调换。如今卷轴之上,尽是谋反之臣。儿臣恳请父皇,允璟仙公公离开皇宫。”

明德帝知晓,璟仙公公在朝中向来独来独往,未曾归属任何派系,也因此少有盟友,常遭排斥。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皆出于自保,而非为他人。

璟仙公公的心思,明德帝心知肚明。皇帝判断,对方之所以押注萧楚河,是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在乱局之后活下来。

宫中风云变幻,胜负揭晓之后,必有人头落地。

待萧楚河话音落下,璟仙公公便将手中那封百官联名书取出,恭敬地放在龙案之上。

明德帝没有翻开,只是淡淡问道:“朕已知你无罪,不如留下,如今宫中宦官凋零,你资历深厚,比新进之人更懂规矩。”

这番挽留,璟仙公公却早已心意已决。皇宫深似海,步步皆算计,他不愿重蹈浊心公公的覆辙,更不愿将来困守皇陵,不见天日。眼下正是脱身良机,岂能错过。

“臣一生侍奉皇室,从未有过半点私心。今已年迈,只愿出宫走一遭,看看这世间风土人情。”

若只有璟仙一人在殿中,明德帝或许会另施手段挽留。但此刻萧楚河也在场,他终是点了头。

“既不愿留下,也好。去总管府领些银两,安心出宫去吧。”

“谢陛下。”

明德帝未翻阅那封百官联名书,而是随手投入火炉之中。

萧楚河与璟仙正欲退下,见此一幕,不免驻足。

“父皇,这是何意?”

“此书之中,并非皆是逆臣,多为观望之人。也有真心为琅琊王鸣不平者,如今也算得偿所愿。”

明德帝起身,缓缓道:“治理天下,不能人人皆贤。楚河,你也告知百官,不必惊慌,书已毁。”

萧楚河唯有应命,与璟仙一道退出殿外。

璟仙知事不宜迟,须尽快离宫。瑾言公公迟早会察觉联名书有异,而自己恐怕会被盯上。

他决定当夜便离开天启城。萧楚河也备好盘缠与一辆马车,助他远行。

分别之际,璟仙向萧楚河道谢,转身踏上归途,自此再未踏入皇宫一步。

瑾言公公发现联名书被换,立刻寻到自己一直支持的赤王萧羽,欲请其相助查清此事。

然赤王并未上心,几句话便将他打发。走投无路之际,瑾言只能求助于瑾宣公公。

可他不知,瑾宣与赤王早有私通。赤王赶走瑾言,实为掩人耳目。

瑾宣看着瑾言离去,冷笑道:“若那联名书还在,必能搅动朝局。只可惜瑾言无用,白白丢了。否则如今谣言四起,正好可再掀波澜。”

萧羽亦是愤恨难平。他多次谋划动荡朝纲,皆被萧楚河一一化解,心中怒意难消。

赤王萧羽满心急切,只想尽快召洛青阳入天启城,铲除萧楚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