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妹子,别提了,有这些孝子贤孙真是咱的福气!(5 / 9)
他的能力太不行了,想法太过于简单。
典型的努力越多,错的越多。
越是勤政,大明亡的越快。
倘若崇祯上台之后,别那么勤政,还不小可能,大明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最起码能多存在上几年。
很多时候,聪明人的十分努力,都比不过笨人特别努力的灵机一动。
更何况,崇祯还是足足努力了十七年。
崇祯他上台后,就被那众多的文官们给忽悠傻了。
当时朝政混乱,斗争及其严重。
尤其是宦官和文官之间的争斗,更是如此。
咱虽然一直不赞同后宫干政,但那也得分情况。
到了那个时候,文官们的权势,实在太大,行事也太猖狂了。
皇权在诸多地方,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为了能彰显皇权,夺回一些皇帝的权力,只能是将宦官给扶持起来,和文官们进行打擂台。
在那种情况下,宦官集团已经成为了,皇权的一大延伸。
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
朱由校在的时候还行,魏忠贤这些,便是他给扶起来的。
用来和那些文官们进行撕咬。
他躲在皇宫里做木匠活,不理会那么多的唧唧歪歪。
崇祯上台后就不一样了。
那种多的文官们,像是苍蝇看到的血的苍蝇一向,一拥而上,对着崇祯那是各种的忽悠。
别管是关外的鞑子,还是国内的流民,亦或者是天灾人祸,全部都能往宦官头上扣。
皇帝问策,别管问什么,得到的答案都只是一个,那就是诛宦。
就仿佛把宦官给诛杀了之后,诸多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一样。
然后,朱由检就相信了,开始着手诛宦。
我大明的宦官,和唐朝时的那些宦官可不一样。
唐朝是宦官掌军,那对于皇帝说杀就杀,想要换哪个就换哪个。
可我大明的宦官,却没这样的能力。
魏忠贤被人称作九千岁,可谓是权倾朝野。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