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2 / 6)

加入书签

修成之后,将大明的众多省份给连接起来,那么大明,对于整个国家的控制力会上升。

    而整个国家之间,人员流动,商旅往来,也将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

    虽然水泥路有些费牲口的蹄子,和原来的在土地上相比不耐磨,

    但这事儿也完全不用担心,那些需要长时间拉车运输的,牛,驴,骡这些,也都可以如同马一样,钉上脚掌也就是了。

    完全可以将这个问题给避免。

    朱元璋在拎着锤子,梆梆几锤子下去,亲自验证了这水泥的强度之后。

    脸上的笑容就变得更加的浓郁了。

    这水泥,完全可以用了。

    今后可以扩大生产了。

    而那一块半尺见方的水泥碇里面,还有着钢筋水泥。

    这两样东西,乃是朱元璋返回到大明后,很快就给安排下去,让人去做的。

    如今,终于是做出来了成果,将这在后世时令他眼馋不已的东西,给弄到了大明。

    虽然和后世时水泥的种类相比显得单一,在很多上面有着不小差距。

    依然有着很多可供发展的地方。

    但是,已经是迈出来了这坚实的一步。

    从零到一不容易,走出了这一步后,从一到二到三就要好做的多了。

    甚至于,就算是就目前而言从一走不到二,单单只是这一步,也足可以使用。

    钢筋这上面的产量不算太大,经过自己一定提点,被弄出来的炼钢技术,和后世相比那绝对是天差地别。

    但是,和自己大明目前的技术来做比较的话,也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

    不论是钢的品质,亦或是炼钢的效率,都进步很大。

    依照如今大明的国力,还有这钢筋的产量,想要如同后世那样,哪怕造个小猪圈,搭个牛棚都能用到钢筋水泥的这种程度,还有太多太多路可走。

    可目前而言,多多的研发一些,把它们给弄到军事上面,以及一些重要的建筑上面,还是完全可以的。

    而今后,也肯定会扩大生产,提高产能。

    一步一步的走下去,钢筋水泥这种稀缺的东西,必然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

    十几年,或者是二三十年后,未毕就不能大量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进千家万户,让百姓们在修建房屋之时,也能用上钢筋水泥,盖上青砖大瓦房,或者是平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