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盘丝洞(1 / 4)

加入书签

杨丽华摇头。

“人的烦恼往往和认知成正比,认知低,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导、引导她的人说什么都信,这样的人烦恼会比较少,而且很大的概率生活幸福。

认知高,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能看清很多假象、欺骗,却又无力按照自己心中的完美去改变,往往非常痛苦。

人往往非常贪婪,吃了五谷思六谷,好久没有吃到肉,她就会想,如果能吃到一盘红烧肉,死了也值。

等吃到红烧肉,她又会想,如果能吃到一盘炒牛肉,真的死了也值。

就这样,一下又一下,欲望不断抬高,永远不知足。”

冼耀文来到水龙头前,接了一桶水,半桶倒入木盆,半桶备用。杨丽华用纱布袋装稻草灰制作的土制清洁剂刷碗盘上的油,刷完一个传到冼耀文手里,他用丝瓜瓤再刷一遍。

两人一边刷碗,一边聊天。

“大多数人的人生只有三重境界,活着、吃饱、吃好,处于前两重境界时,活着或吃饱的大烦恼镇压了其他小烦恼,每天就是围绕活着或吃饱转悠,没有心思惦记其他。

杨家村美艳动人的杨寡妇,嫁给了冼家村瘸了一条腿的冼麻子,不图别的,就图冼麻子做木工活的手艺,不仅能让全家老小吃饱,隔三岔五还能吃顿肉。

偶尔,还能从城里带回一点东家不要的衣物,啧啧,那旗袍老漂亮了。”

杨丽华会心一笑。

“尽管冼麻子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打人,那个也不行,动两下就完事,但还能忍,日子就这么凑合过,能吃饱穿暖比啥都强。”

冼耀文一指杨丽华,“这是你那一代大多数人的爱情,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到了静怡这一代,事情就不一样了,大多数人已经实现吃饱,正朝着吃好迈进,能够进入学堂念书,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她们大多数对爱情的要求变得纯粹,也更为复杂,对物质获取的要求低了,但对精神的获取要求高了。

精神非常奇妙,看似与物质无关,讨饭人里也会有精神境界很高的人,但在物质匮乏的人身上熔炼而成的精神,大多是扭曲的、渺小的、病态的。

一个从来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人却视金钱如粪土,他的精神境界很高吗?

不,更大的可能是他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凭他的能力绝无可能成为富翁,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视金钱如粪土,得不到就鄙视。

她们看似对物质没有要求,其实已经包裹在精神要求里,就是在吃饱穿暖的前提下,且追求生活情趣,与伴侣灵魂上的共鸣。

但是,她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自己的精神境界非常肤浅,不断提高的认知,却令她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存在极大的偏差。

过去二三十年,名气很大的知识女性大抵如此,关于爱情,读懂的有几人?”

顿了顿,冼耀文接着说道:“正常的夫妻关系其实可以用求同存异来概括,求同是找到双方认同的底线和愿景,存异是把双方差异视为资源而非威胁,允许彼此保留不同习惯、节奏、价值观。

求同很难,存异更难,没有摔打过几次,没有经历过几个男人,静怡很难触摸到夫妻生活的真谛。

从一而终、夫妻和谐,大多只存在于旁观者眼里,走近看一看,可能满屋子鸡零狗碎。

大多数人嘴里谩骂的贱货、烂女人,或许她们本身很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只不过苦恼于不被世俗认同,世俗逼迫她们走向悲惨结局,最终世俗智叟总结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上下五千年,大多时候是一个皇帝或一个党派,为了方便统治,一直在推行百姓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国人在求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