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面包房的云朵面团816(1 / 3)

加入书签

在能接住月光的半山腰上,有间挂着铜铃铛的面包房。墙是用发酵过的麦麸砌的,摸起来软乎乎的,像发好的面团;屋顶铺着晒干的玉米叶,月光照上去会泛出淡淡的银辉;门口的木牌上刻着“月光面包房——只在月亮出来时营业”,字缝里还沾着点面粉,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面包房的主人是只系着白围裙的小刺猬团团,他背上的刺被面粉染成了雪白色,鼻尖总沾着点黄油,烤面包时会随着烤箱的“滋滋”声轻轻抽动。

这里的面包不用酵母发酵,只用“云朵面团”——每天黄昏,团团会去山顶收集刚飘过的积云,撕成小块放进陶盆,加一勺晨露、半勺月光,揉成软绵绵的面团。烤出来的面包各有各的模样:给早起的鸟儿烤的“晨鸣面包”,形状像展开的翅膀,咬一口会尝到露水的清冽;给夜行动物做的“星子面包”,表面嵌着碾碎的萤火虫翅膀,在暗处会发微光;最特别的是“回忆面包”,面团里裹着生灵们藏在树洞里的旧物,比如褪色的蝴蝶结、磨圆的石子,烤出来会带着属于过去的味道。

这天傍晚,铜铃铛“叮铃”响了,比平时早了半个时辰。团团正踮着脚往陶盆里倒月光,回头看见门口站着只小獾,手里攥着块裂成两半的木牌,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房子。“我……我想烤个面包。”小獾的声音有点哑,爪子上还沾着泥土,像是跑了很远的路。

团团赶紧把刚揉好的云朵面团推过去:“要什么样的?星子面包能照亮回家的路,晨鸣面包吃了会有力气。”小獾摇摇头,把木牌递过来:“我想烤个‘家的面包’,里面裹着这个。”木牌上的小房子旁边,画着两只手牵手的小獾,其中一只的尾巴缺了个角——和眼前这只一模一样。

“这是……”团团刚想问,就看到小獾的眼睛红了,“昨天暴雨冲垮了我们的树洞,妈妈背着我跑的时候,木牌掉进了水里,等我抓住它,妈妈已经不见了。”他把木牌贴在胸口,像是怕再弄丢,“我记得妈妈说过,月光面包房能烤出记忆里的味道,我想尝尝家的味道,说不定就能找到她了。”

团团的心像被热面包烫了一下,暖暖的又有点酸。他小心地把木牌掰成更小的碎片,混进云朵面团里,又往里面加了把晒干的薰衣草——那是小獾妈妈去年送来的,说烤面包时加一点,会有家的安稳味。面团在陶盆里慢慢膨胀,散发出淡淡的香,像雨后的草地,又像晒过太阳的棉被。

“要烤多久?”小獾趴在烤箱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里面。“等面团发得像山顶的云那么大,月亮爬到树顶的时候就好了。”团团往他手里塞了块刚出炉的“风的面包”,那是用春风揉的面团,吃起来像在草地上打滚,“先垫垫肚子,你跑了这么远,肯定饿了。”

小獾咬了一口面包,突然“呀”了一声:“这是我和妈妈春天采蘑菇时,风吹过蒲公英的味道!”他的尾巴轻轻摇起来,缺角的地方好像也不那么明显了。团团笑着擦了擦他嘴角的面包屑,刚要说话,铜铃铛又响了,这次进来的是只翅膀湿漉漉的小麻雀,嘴里叼着片湿透的羽毛。

“能烤个‘约定面包’吗?”小麻雀把羽毛放在桌上,羽毛上还沾着水珠,“我和好朋友约好今天在溪边见面,她要教我跳水面上的影子舞,可暴雨把桥冲断了,我怕她等急了。”团团看着那片羽毛,上面有个小小的牙印——是小麻雀们用来做标记的方式。

“没问题,”他取来新的云朵面团,把羽毛撕成细条裹进去,又加了勺溪水里的月光,“这个面包烤好后,会顺着风飘向你的朋友,她闻到味道就知道你在找她了。”小麻雀歪着头问:“真的吗?就像妈妈说的,好朋友的味道,闭着眼睛也能闻见?”

团团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见烤箱“叮”地响了一声——小獾的“家的面包”烤好了。他戴着手套把面包取出来,金黄的面包表面,竟浮现出木牌上的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