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一份大礼3(1 / 2)
“那么我们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呢?”
杨玥自然而然地又将话题向前推进了一步,“既然要知己知彼,不能只分析对手。”
李焕与杨卫东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默契。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
“我们的优势同样鲜明。”
李焕调整了一下坐姿,神情郑重,“第一,也是根本性的优势,是强大的内部组织与动员能力。
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面对重大挑战时,可以高效整合全国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这在应对危机和推动大型战略项目时,是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二,是拥有全球最完整、最具韧性的工业体系。
我们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全门类的产业链使我们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快迭代的创新基础。”
“第三,是大规模的统一市场与深厚的内需潜力。
这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即使外部环境生变化,国内大循环也能支撑经济的基本盘稳步展。”
“当然,我们的短板也同样突出。”
李焕话锋一转,并不讳言,“尤其在尖端科技的核心领域仍受制于人,一些关键‘卡脖子’技术尚未突破;金融体系的国际话语权与成熟度仍有待提升;以及在文化软实力的全球传播与认同构建上,我们仍处于探索和追赶阶段。”
他语气变得更为凝重:“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当下的经济结构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直白地说,就是过度依赖对美贸易。”
“我们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远未充分激活。
一旦双方走向正面对抗,对方只需封锁或大幅压缩我们的外贸通道,就足以对国内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杨卫东深有同感地接过话,语气低沉:“没错,外贸在经济中的占比确实过重,整个经济体系的构建都在围绕出口服务。”
“但问题在于,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仍主要占据中下游,利润微薄。
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外向型经济,并未能创造出足够的利润来反哺和滋养整个国民经济体系。”
他继续剖析,指向更深层的矛盾:“我们多次提出要提振内需,但核心症结在于——如果老百姓口袋里没有钱,又如何有能力去消费?”
“更严峻的是,国内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房地产市场绑架。
高昂的房价透支了普通家庭的积蓄与未来收入,严重抑制了消费能力。”
“老百姓没钱,那又如何消费?”
李焕直言不讳地点破了这个尖锐的现实。
“是啊,‘房住不炒’提了多年,但落地执行阻力重重。”
杨卫东的眉头紧锁,“这里面牵涉的利益格局盘根错节,反对的声音能量巨大,我们经济刚刚出了点小问题,就有大批专家在呼吁放开房地产管控,他们难道不知,一旦放开,前期的工作全部白费了。”
话题至此,书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重。
正如李焕先前所言,大国博弈,内部的治理效能永远比对外扩张更为根本。
此刻,他们清晰地看到,内部面临的挑战同样复杂而尖锐,甚至更为直接地关系到展的根基。
杨卫东最终打破了沉默,语气深沉却并未失去期望:“看清优劣,是为了扬长避短,更是为了找准力的方向。
接下来的路,关键在于保持战略定力,巩固我们的长板,同时以最大的决心和智慧,一点点把我们的短板补起来。”
李焕坦诚道:“这也是我这段时间着力推动的事情。
只是我们前期欠账太多,即便现在奋起直追,与顶尖水平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这一点我们无需回避,必须直面问题。”
接着他沉声说道:“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