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光伏出海(2 / 2)

加入书签

完全取代国内的制造业,毕竟如果在一个电力都无法保证的国家,想要展工业化,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别说国家电网几十年如一日的将供电网络铺设到全国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国人都享受到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至于国外,那这基本不可能,因为国外的电网是私有的,而私有企业最大的诉求就是利润,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架设电网的成本过于巨大,私有企业不可能做这种亏本的买卖。

但是这些地区实际的用电需求却又存在,在无法大规模搭设电网的情况下,修建一个光伏电站又是最可行的办法。

“你这么一说,我完全明白了。”

李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车间内正在组装的光伏板,“所以并不是这些国家突然变得富裕,而是光伏加储能的解决方案,恰恰击中了他们电力供应不稳定的痛点。”

“正是这个道理。”

易哲赞同道,随手拿起一块成品光伏板递给李焕看,“你看,我们针对这些市场推出的产品线都做了特殊设计——更高的耐湿热性能、更简易的安装方式,以及最重要的,更亲民的价格。”

他继续解释道:“对于很多偏远村落来说,搭建一个微型光伏电站的成本,远低于从几十公里外拉设电网。

而且一旦建成,几乎不需要维护,就能提供稳定电力。

孩子们晚上可以读书,诊所的疫苗可以低温保存,小作坊也能延长营业时间……这些改变是实实在在的。”

“难怪市场需求增长这么快。”

李焕感叹道,“这不仅仅是做生意,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助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

“确实如此,”

易哲点头称是,“而且‘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很多合作项目,也为我们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不少国家的政府也开始推出补贴政策,鼓励新能源应用。

毕竟谁不想让自己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都亮起灯呢?”

两人边走边谈,来到样品展示区。

易哲指着一套完整的光伏储能系统模型说:“我们最近还在研更适合家庭用户的套装产品,让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

预计明年年初就能量产。”

“这个思路很好,”

李焕赞赏道,“既要抓住大型项目,也不放过普通家庭市场,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