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3章 锦江之行(2 / 2)

加入书签

战略文件你应该看到过吧?”

李焕接着问道。

“看到过,科技兴省嘛。”

耿海清一边吃饭一边说道。

“其实这个强省会战略一开始是省政府那边提出来的,杨书记只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了升华。”

李焕不好说的太直白,只能隐晦的提醒道。

耿海清立即明白这其中的关键,不无担忧的问道:“江州那边的斗争已经这么激烈了吗?”

“暂时还影响不了大局,不过关键还在于路线之争,到底是稳扎稳打的展工业,还是说通过土地财政来短时间内提升经济,这才是关键。”

李焕想了想后回答道。

杨卫东在江海省经营了这么久,早就建立了庞大的人脉和极高的威望,就算是张放鸣背景深厚,按道理来说是完全没有办法和杨卫东进行抗衡的。

可张放鸣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对江海省的土地财政政策进行松绑,让各地方可以通过展土地财政积累财富。

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有着极大的诱惑,毕竟对很多地方县市来说,土地财政是唯一一个能短时间内集聚丰厚财富的办法。

可杨卫东的想法是让江海省各市县不要太过依靠土地财政,而是通过展工业化来提升地方经济。

只是比起展工业化,卖地可就简单直接的多也容易的多。

所以说杨卫东其实不是在和张放鸣争,而是在和整个江海省官僚体系的惰性争。

其实一个政府和一个家庭一样,在能赚快钱的情况下,谁会老老实实的去赚工业化的辛苦钱?

所以锦江就格外的重要,杨卫东要通过扶持锦江给其他市县做出一个标杆,地方市县在不卖地的情况下,展工业化其实也可以展经济,而且展的还挺好。

“耿哥,你肩上的担子非常的重,锦江的展关系到杨书记在江州的政策。”

“如果锦江展的不顺利,杨书记可能会坚持不住压力而最终选择妥协。”

李焕对耿海清正色说道。

领导的权威不是万能的,杨卫东当然也不例外,他身为江海省的一把手,在江海省拥有无上的权威,但这种权威还不足以让他可以和整个官僚体系进行对抗。

这也是国内房地产政策来回摆动的原因。

“我明白。”

耿海清这时候才明白杨卫东到锦江市调研的深意。

“另外耿哥你要做好进班子的准备了。”

李焕犹豫片刻后对耿海清透露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