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传艺(2 / 4)
晨六点起床练习武功,而晚饭后则开始学习日语,对于日本基本的日常用语方宝是懂的,张浩天便去了一趟城里的书店,买来了十多本日文书,里面有日本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甚至娱乐方面的知识,让他不仅学习语言,还尽可能详细的了解这个国家。
由于方宝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有张浩天这么一个良师讲解,在武学上,他的进步是非常快的,一个月后,王家刀法便烂熟于心,而张浩天就又教他真传洪拳。
方宝这才知道,,洪拳有老洪拳与新洪拳之分。老洪拳又称为北方洪拳,是由元、明年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由河南嵩山少林寺传出,以龙、蛇、虎、豹、鹤、熊、猿、鹞、鸡、鹰、燕、马这十二形为骨架,招势间可有千变万化
。而在清朝时,北方洪拳传到广州,当于广州有五大拳门,分别是“洪、刘、蔡、李、莫”,洪拳就是五大拳之首,只不过南洪拳的创始人将北洪拳进行了精简,称为新洪拳,将十二形浓缩成龙、蛇、虎、豹、鹤五形,可以单形练习,如龙拳、虎拳、蛇拳,也能够混合练习,如虎鹤双形拳、五形拳等。特点就是腿法比较少,步稳势烈,硬桥硬马,刚劲有力,以声助威。过去老洪拳也就是北洪拳由于有熊、猿,鹞,鸡,鹰,燕,马等形,跳跃腾娜,闪展灵活,腿式较多,因此世人常说的‘南拳北腿”就由此而来。到了后来,南洪拳的流派也渐渐多了,绝大多数成了江湖艺人蒙生之技,花架子越来越多,不过洪门一支则保存下来,称为真传洪拳,并留下了只传龙头大爷的规矩,解放之后,政府打击帮派势力,而洪门过去在广东帮过孙中山组建同盟会,门中弟子也有不少参加,与国民党的关系向来不错,自然成了清理的重要对象,于是分成了两支,一支逃往了海外,称为致公党,成为南洋一带最有影响的华人组织,而另一支则留在了国内,在“洪门”上添了一个“万”字,称为万洪门,而真传洪拳就只有万洪门的龙头大爷能够习练,张浩天当过万洪门的龙头,得到了这套拳法,若不是万洪门前些年在政府的打压下完全解散,有些规矩自然可以不遵守了,否则他要习得这套拳法,那还得一些复杂的程序。
真传洪拳有龙、蛇、虎、豹、鹤五形五路拳法,但最厉害的却是第六路,是虎形与鹤形的融会,称为“虎鹤双形”,兼具虎之威与鹤之灵,动静结合,刚柔并济,是中国拳术中罕有的奇葩,实用技战威力极强。不过甚是复杂,方宝天天练习,两个月后才勉强能够实战运用。
对于方宝的学习能力,张浩天显然很满意,当主要的刀法与拳法教会他之后,就开始传他燕子李三的三种本领,攀墙术,易容术,缩骨功。而这三种本领有前两样都以技巧为主,攀墙术只要下肢有足够的力量,再掌握住登墙在步履及气息上的要诀就行了,方宝从小在山里跑来爬去,早就是健步如飞,再加上身材清瘦,与当年的燕子李三仿佛,这门本领几乎是一学就会,只三天时间就可以双脚蹬踏,在墙壁上行三四步,只需要练习一两个月,徒步徒手翻上四五米高的墙是绝对没有问题。至于易容术,江湖上说起来玄乎,但说穿了也简单,就是类似影视特型的化妆术,只是燕子李三有三种特制药丸,分别是变颜丸,可以改变人的肤色,皱肤丸,能够让人脸皮起皱,徒增年纪,而变嗓丸服下后就能够让人声音沙哑,难以听出原声。攀墙术与易容术都是好学的,不过最后一样缩骨功就难了,这门功夫必须从小练习才能够达到柔若无骨的境地,只要脑袋能够进,那么身子也同样可以出入无碍。而方宝就要年满三十,骨骼早就成形,当然无法练成了,还好的是张浩天当年练这门功夫时也已经成年,他的骨骼比方宝粗大,更不适合练习,不过却练成了手掌的缩骨之法,而且告诫方宝,一定要刻苦练习,因为这门功夫可以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