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又现端倪(2 / 3)

加入书签

,一名手下匆匆来报,在岭南当地一位老吏的回忆中,寻得了一些关键信息。据说当年王大人护送青铜匣子时,曾在一家客栈短暂停留。而那家客栈,在劫案发生后不久就莫名失火,化为灰烬。但幸运的是,客栈旁一位卖杂货的老者还记得劫案当天,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客栈附近徘徊,他们身上都带有一种黑色蛇形的标记,与“黑蛇”门的标志相符。

狄仁杰听闻此消息,立刻决定亲自前往岭南。抵达岭南后,他再次找到那位卖杂货的老者,详细询问那些可疑之人的特征。老者回忆说,其中一人身材高大,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极为醒目。

狄仁杰顺着这条线索,在岭南的市井街巷中明察暗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一处偏僻的酒馆里,发现了一个脸上有疤的人。此人警惕性极高,察觉到狄仁杰等人的目光后,起身便欲离开。狄仁杰使了个眼色,手下们迅速上前,将此人团团围住。

经过一番审讯,那疤脸汉子终于交代,他确实是“黑蛇”门的成员,当年参与了抢夺青铜匣子的行动。但匣子到手后,就被他们的头目带走,不知去向。至于石棺和《山河社稷图》的关联,他也只是隐约听闻,似乎与大唐龙脉有关。

狄仁杰心中一凛,大唐龙脉乃是关乎国运的大事。若真有人妄图借此图谋不轨,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他继续追问头目下落,疤脸汉子却摇头表示不知,只说他们平时都是通过秘密联络点传递消息。

狄仁杰根据疤脸汉子提供的线索,找到了“黑蛇”门在岭南的秘密联络点。那是一家看似普通的绸缎庄,狄仁杰等人乔装潜入。

在绸缎庄的地下室里,他们发现了一些书信和一幅手绘地图。书信内容晦涩难懂,似乎是用一种特殊的暗语写成。而那幅地图,标记着几个神秘地点,其中一个正是他们之前进入的皇宫地宫,另外几个则分布在大唐各地。

狄仁杰意识到,这背后的阴谋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这些神秘地点之间,或许隐藏着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他命人将书信和地图小心收好,准备带回京城,召集朝中的智囊共同破解暗语。

与此同时,京城中太子听闻狄仁杰在岭南的进展,也加强了皇宫和京城的守卫,以防再有变故。狄仁杰深知时间紧迫,他带着收集到的线索,快马加鞭赶回京城。

回到京城后,狄仁杰顾不上旅途劳顿,立刻与朝中擅长破解密语的官员们一同研究那些书信。经过数日日夜奋战,他们终于成功破解了暗语。书信内容显示,“黑蛇”门受一股神秘势力指使,妄图通过打开石棺,借助其中与大唐龙脉相关的力量,颠覆大唐王朝,扶持新的政权。而分布在各地的神秘地点,似乎都与唤醒这股力量有关。

狄仁杰将这一重大发现上奏太子,太子大惊失色,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对策。众人一致认为,必须尽快查明其他神秘地点的情况,阻止这股神秘势力的阴谋。

狄仁杰主动请缨,带领慕容雪、卫瑛等一众高手,按照地图上的标记,踏上了阻止阴谋的征程。他们的第一站,便是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个神秘地点——一座荒废已久的道观。

当他们来到道观时,发现这里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息。道观大门紧闭,周围杂草丛生,仿佛多年无人问津。狄仁杰等人小心翼翼地推开大门,“嘎吱”一声,门轴发出刺耳的声响,在寂静的道观中回荡。

进入道观后,他们发现正殿的地面上刻满了奇怪的符文,墙壁上还画着一些神秘的图案,似乎在诉说着某个古老的故事。正当他们仔细研究这些符文和图案时,突然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诵经声,声音低沉而诡异,仿佛从地下传来……

众人顺着这诡异的诵经声寻去,发现声音源自正殿一侧的一口古井。井口被一块巨大的石板半掩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