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周瑜:不知道秣陵能否扛住爆破?(2 / 3)
”诸葛瑾继续道:“必要时刻,想来各大世家也会慷慨解囊。”
“再不济,还能征用城中百姓的口粮,约莫支撑两年不成问题!”
“好!”孙权振奋挥拳,“我还就不信了,两年时间曹操还拿不下西北?”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孙权打定主意,此一役要死扛下去。
倘若周瑜真打算拼后勤,孙权拼着吃糠喝稀也要坚持下去,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在所不惜。
只要能一直耗下去,等曹操解决完西北之事,定然会前来解围江东。
不是孙权跟曹操关系好,而是曹操也不愿让周瑜好过。
“吩咐下去。”孙权当机立断,“即日起,自我开始节省用度、缩减口粮,争取能坚持更长时间。”
“城中百姓的粮草,也统一征调上来。”孙权安排道:“每日由衙门统一发放。”
很显然,孙权要实行战时统一军管的政策。
把全城的物资统一集中起来,然后每日再按人头分配下去,确保不浪费一丁点,把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同时,还不忘节衣缩食、节省口粮。
照这样执行下去,秣陵估计坚持三年都没问题。
真要能保证城池一直不失,军神、兵仙来了也得被熬走...
城外。
从上游而来的舰队停靠岸边,而后开始往岸上卸货。
孙权没猜对、诸葛瑾也没猜对,船上装的既不是援军,更不是粮草,而是大量的农具。
铁锹、铁镐、锄头、钉耙...
每一件都锃光瓦亮,明显是精钢打造。
别说用来当农具,拿在手中当武器都没问题,都是火井镇出产的精品器具。
“阿父,弄来这些个东西做什么?”孙绍懵懂挠头,“难不成要在秣陵周边种地,然后耗死城中的敌人?”
周瑜微微挑眉,讶然道:“你能想到这一层也算不错,不过还是想歪了。”
“主公是想...”庞统稍作思忖,“挖地道?”
“然也。”周瑜点头道:“不能上天,就只能入地。”
“反正敌军把城门封死,不可能出来骚扰。”周瑜继续道:“就算全军投入挖掘,也不会有任何危险,甩开膀子干便是。”
确实,江东选择封死城门,此举绝对有利有弊。
周瑜要做的就是,把有利的点转化为有弊的点。
等荆州军开始挖地道时,纵使江东军在城头上,能够看的一清二楚,却也只能干瞪眼而无法阻止。
“可是大张旗鼓挖地道,城中定然会有所防备啊。”庞统眉头皱起,有些想不明白周瑜的用意。
挖地道确实可以破城,但必须悄悄进行,尤其不能让城中敌人知晓。
而听周瑜的意思,明显是要大张旗鼓,让全军都投入这项工作中,光是看送来的农具就知道。
但如此行径,又有悖于常理。
毕竟城中发现荆州军在挖地道后,大可进行反制手段。
沿着城内的城墙根,挖出一条深深的壕沟,并在其中灌满积水。
一旦荆州军挖进来,积水就会涌入通道,直接把人淹死在地道中,甚至会导致地道出现垮塌情况。
“没必要挖到城内。”周瑜轻笑道:“挖到城墙根下边即可,准确是地基。”
江东军在城内,沿城墙根挖壕沟,但周瑜只需挖到城外的城墙根下边,两边有一墙之隔,并不会有任何影响。
“只挖到城墙根下,不挖到城里边,那挖地道的作用在哪?”孙绍一头雾水。
“我明白了。”庞统则瞬间了然,“看来主公留的后手,终究还是能够用上,只是...”
“士元担心威力不够?”周瑜心领神会。
“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