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迎风搏浪稳舵前行(1 / 4)
江泉的盛夏,本该是雾江碧波荡漾、沿岸绿树成荫、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的季节。然而,一场源自大洋彼岸的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如同突如其来的寒潮,迅速蔓延至全球实体经济,其冲击波不可避免地拍打到了这座正在奋力转型的中国内陆城市。外部需求的骤然萎缩、国际供应链的紧张、市场信心的低迷,这些宏观经济教科书上的术语,此刻正转化为江泉众多企业订单簿上的空白、生产线上的停顿和企业家眉宇间的愁容。
周一清晨,市长秦风像往常一样提前来到办公室,准备开始新一周的工作。他习惯性地先浏览放在办公桌最上面的急件和内部简报。然而,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同。几份来自市工信局、商务局的报告,以及一份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周报,都用加粗的字体和醒目的标注,提示着同样一个信息:外部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对本市外向型经济产生显着冲击。
报告中的数据触目惊心:出口订单指数连续四周大幅下滑,同比降幅超过30%;重点监测的200家外向型企业中,近三成反映新订单不足,开始安排员工轮休或缩短工时;两家为国际品牌代工的大型纺织企业已计划裁员;部分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因成本飙升和供应中断而减产甚至停产……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可能波及成千上万家庭就业和收入的潜在社会风险。
秦风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接通了常务副市长刘玉凤和常委副市长张伟的办公室:“玉凤市长,张伟市长,请立刻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有紧急情况。”
第一幕:紧急研判 风险凸显
几分钟后,刘玉凤和张伟快步走进秦风办公室,脸上都带着凝重之色。他们也已经看到了相关报告。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而且来得太快。”秦风将简报推到他俩面前,语气沉重,“全球市场的风寒,咱们江泉没能完全躲过去。尤其是纺织服装、电子装配、家具这些传统出口支柱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刘玉凤迅速浏览着数据,眉头紧锁:“外贸依存度高的企业,现金流压力会非常大。一旦资金链断裂,引发连锁反应,失业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稳就业是当务之急!”
张伟补充道,语气焦急:“不仅仅是就业。这些企业很多是我们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它们倒了,上下游都会受牵连。而且,其中一些企业正在尝试技术改造和品牌升级,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撑不下去,对我们产业升级的打击是致命的!”
三人的判断高度一致:危机已至,必须立即、果断、有效地应对。绝不能任由风险蔓延,冲击来之不易的稳定发展大局。
“通知下去,一小时后,召开经济形势紧急分析会。工信、商务、人社、财政、税务、金融办、海关、口岸办,还有几家受影响最大的企业负责人,全部参加。我们要第一时间摸清底数,研判趋势,拿出对策!”秦风果断下达指令。
第二幕:精准把脉 共商良策
一小时后,市政府一号会议室气氛紧张。各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逐一发言,详细汇报了各自领域和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
东方纺织集团的董事长李明远,一位在商海打拼多年的老企业家,声音沙哑地说:“秦市长,各位领导,不瞒大家,我干了三十年外贸,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冷的‘寒冬’。欧美订单取消了一大半,仓库里堆满了货,资金周转极其困难。银行催贷,工资要发,我现在是彻夜难眠啊!如果政府不拉一把,我们这几千号人,恐怕……”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所有人都明白。
一家专攻太阳能组件出口的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涛也诉苦:“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现在那边市场需求锐减,汇率波动又大,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研发投入都快跟不上了。”
↑返回顶部↑